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856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1/4/12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夸若干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略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对商人以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孛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材料四: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请回答:
(1)   从材料一看,雍正帝的观点是什么? (1分)结合材料说出他的根据。(6分)
(2)   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 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6分)
(3)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1分)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6分)

2.单选题(共18题)

2.
《汉书》叙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下列内容中不可能出自该书的是
A.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B.人们烧出成熟的青瓷
C.丝绸之路开辟D.城市功能以政治和军事为主
3.
英文单词CHINA小写是瓷器的意思,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中国被西方国家称为“瓷器大国”。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瓷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夏朝时期我国出现了原始瓷器
B.宋代制瓷技术大放异彩,涌现出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定窑等名窑
C.唐朝有唐三彩,元代有青花瓷,明代有五彩瓷,清代有珐琅彩
D.在欧亚非地区都曾有中国古代的瓷器出土
4.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记载,但……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对材料理解丕正确的是
A.明清时期经商致富的现象多,是因为唐对“市”的空间时间限制打破
B.“营商致富的动机”包括经商累积财富来买田置地或用于子女科举入仕
C.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是指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D.造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5.
以下是某同学所编剧本中的一段文字:“一位外国商人慕名来到北宋都城汴京,发现宋朝实行隔离监管的坊市制度,夜市百货杂陈,热闹非凡,每月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他情不自禁地购买了许多丝绸服装。”你认为这段文字中应该修改之处是
A.宋朝实行隔离监管的坊市制度B.夜市百货杂陈,热闹非凡
C.每月有定时一聚的庙会D.购买了许多丝绸服装
6.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些记载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B.抑商、海禁
C.富国强兵D.保护森林和渔业资源
7.
“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反映的历史情景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可耻的鸦片贸易
C.对印第安人实行大规模屠杀
D.罪恶的奴隶贸易
8.
(09年广东卷B)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美国经济的崛起B.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9.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 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 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 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 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10.
开辟从欧洲到美洲新航路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B.迪亚士C.达·伽马D.麦哲伦
11.
新航路开辟后,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表现为
A.资本主义人数剧增
B.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
C.雇佣劳动力增加
D.封建地主阶级衰落
12.
“土豆”是马铃薯的俗称,最早栽培这种作物是在
A.亚洲
B.美洲
C.欧洲
D.非洲
13.
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天主教开始冲出欧洲,走向世界。”这句话说明葡萄牙、西班牙支持开辟新航路的目的之一是
A.掠夺黄金
B.掠夺原料
C.开辟海外市场
D.传播天主教
14.
在马来西亚马六甲的一座山丘上,有16世纪流传下来的一座教堂和一些西方式的建筑。从历史背景推算,它们是什么人兴建的
A.英国人B.西班牙人C.荷兰人D.葡萄牙人
15.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地区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密切,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洲农作物品种的传入提高了中国的粮食产量
B.美洲的金银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C.美洲原有的人种结构随着欧洲殖民活动而改变
D.美洲地区成为英国独占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1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 (   )
A.开辟新航路B.开展工业革命
C.改进交通工具D.殖民扩张与掠夺
17.
英国加入海外贸易竞争,不断进行殖民扩张的条件有①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②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③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力量④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8.
下图显示了英国1801、1851、1901年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连年歉收B.海外殖民掠夺C.奢侈享乐风尚D.工业革命影响
19.
贝尔试图说服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投资他发明的“新奇玩意儿”,却被后者当作痴人说梦而婉拒。这个“新奇玩意儿”最有可能是
A.电灯B.电话C.电报D.电影放映机

3.选择题(共9题)

20.

任何分数都比1小。

21.

任何分数都比1小。

22.

冬冬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mathml#}47{#/mathml#}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mathml#}56{#/mathml#} ,请问,冬冬第一天看的多是第二天看的多?

23.

冬冬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mathml#}47{#/mathml#}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mathml#}56{#/mathml#} ,请问,冬冬第一天看的多是第二天看的多?

24.

这个图形的周长是{#blank#}1{#/blank#}厘米。


25.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对于一棵树叶发黄、逐渐掉落的树,下列提出的不是假设的是(   )。
26.选出下图中表示分数最小的图案(    )
27.

六条边分别是12cm、12cm、12cm、12cm、20cm、20cm,它的周长是( )cm。

28.这个旗子的边分别是12cm、12cm、8cm、8cm,它的周长是( )c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