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3题)
2.
清初曾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其反映的实质是
A.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
B.清政府鼓励发展小机户 |
C.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D.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
3.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唐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 |
B.长安商品经济繁荣 |
C.唐抑制城市商业发展 |
D.唐通过有效措施管理城市商业 |
7.
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迫切地寻找黄金从根本上反映了:
A. 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 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C. 《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
D. 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
A. 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 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C. 《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
D. 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
8.
《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清朝政府法律制度不太完备 |
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
C.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 |
D.受到了外国侵略势力的严重阻碍 |
10.
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外患重重,但民族火柴业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从弱到强,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通过观察下列两幅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你得到的答案是


A.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 B.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
C.辛亥革命的有力推动 | D.北洋军阀的鼎力援助 |
11.
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不少挫折与失误,好心办了坏事。下图中所示的运动给今天的新农村建设留下的教训是


A.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
B.经济建设要切合实际 |
C.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
D.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12.
“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是
A.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
B.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 |
C.实行全面公私合营 |
D.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
2.选择题- (共7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