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复习测试专题一《课时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8517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6题)

1.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二十家合之八百人。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地(  )。
A.人口的大量减少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农业的衰退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
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与此认识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A.当时国内商品经济繁荣B.农民承担的封建地租沉重
C.政府倡导重农抑商D.国家推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3.
下列表述与重农抑商无关的是 ( )。
A.“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B.“商人大量买田置地,购置产业”
C.“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D.“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4.
宋代有“榜下捉婿”的习俗,即在发榜之日各地富商大贾争相挑登第士子做女婿,其情景近乎是抢,这说明 (  )。
A.宋代商人地位的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科举制度庸俗化
5.
明太祖吿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其根本目的是
A.劝导农民重视农耕
B.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C.巩固封建统治
D.限制和打击工商业
6.
中国古代,国家对盐铁管制非常严格,尤其是明清时期。以下盐商的合法行为是( )。
A.粤商把盐从广州通过海运到北京销售
B.晋商在官府办完手续后按要求把盐卖到蒙古
C.徽商以扬州为中心向全国销售食盐
D.闽商把中国的优质食盐自由销往东南亚

2.选择题(共5题)

7.实验表明,乙烯能抑制根系生长;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根系生长,但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根系生长.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8.实验表明,乙烯能抑制根系生长;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根系生长,但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根系生长.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9.实验表明,乙烯能抑制根系生长;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根系生长,但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根系生长.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10.选取长度相同的幼苗,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给予光照,在不同时间测定胚芽鞘伸长的长度,结果如图乙.能正确表示对照组、实验组光照侧和背光侧胚芽鞘伸长长度的曲线依次是(  )


1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探究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相对含量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课题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以下所得结论合理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