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851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0/10/2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13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如同一个符号,走近它,可以领略那些历史的沉淀、感受到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的“商业革命”有什么主要表现?(2分)
材料二: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日缎,方空日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日“换代”。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风俗考》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当时生产关系方面出现的新现象。(2分)
材料三:《南京条约》共有十三款,主要有以下几点:(1)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2)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在这些通商口岸里,英人可以自由居住,美国可以派驻领事等官。
——摘编自中国网
(3)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有什么危害?(2分)  
材料四:第一阶段:提出了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第二阶段:明确提出:按照“两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第三阶段:“以企业承包制为主的多种经营制”。
——摘编自赵海钧《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2分)从世界范围看,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发生在哪个重大历史事件之后?(2分)
(5)结合上海世博会主题,谈谈你对厦门城市建设的提议。(2分)

2.单选题(共9题)

2.
下列瓷器品种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青瓷、白瓷、彩瓷、青花瓷B.白瓷、青瓷、彩瓷、青花瓷
C.青瓷、彩瓷、白瓷、青花瓷D.青瓷、白瓷、青花瓷、彩瓷
3.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期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A.AB.BC.CD.D
4.
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B.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C.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
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5.
观察下图,开辟图中①②两条新航线的航海家分别是
A.迪亚士、哥伦布B.达.伽马、麦哲伦C.哥伦布、达.伽马D.麦哲伦、哥伦布
6.
如果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所处位置是下图中的①,那么,18世纪时英国工业文明的位置应是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7.
下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外国资本、洋务资本与官僚资本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下列代表近代中国最先进经济成分的是
A.A线
B.B线
C.C线
D.D线
8.
2007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叙述了20世纪初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发展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老板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唱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C.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
D.商场上的尔虞我诈
9.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方面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
A.社会经济开始陷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产生了中国近代工业
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10.
1962年至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A.中央已经彻底纠正了“左”倾的严重错误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经济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3.选择题(共2题)

11.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12.下列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没有用到平移或旋转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