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85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2/5/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以下材料:(12分)
材料一: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缯布者,必走浙之东也。  
——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二:毅庵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贮巾(帛),备极精工。每下一机,人争鬻之。计获利五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屋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
 ——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三:迨至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四: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何良浚《四有斋丛书》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出当时苏州经济的什么特色?(2分)
⑵指出材料二中毅庵祖的身份,分析其“家业大饶”的原因。(4分)
⑶材料三、四中的“本”“末”各指什么?(2分)
⑷以上材料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我国出现了哪些重要的经济现象?(4分)
2.
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1870的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阅读材料:(15分)
材料一: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人类历史实现了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的重大跨越,开始了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张。
材料二:“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民众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处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三: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回答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问题:
(1)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三个即可)分别是什么?(4分)
(2)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各举两例)(4分)
(3)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变革有哪些重大发明(各举两例)?(4分)
(4)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交通运输工具不断改进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4分)

2.单选题(共20题)

3.
《国语》中说:“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反映的是(  )
A.官府垄断工商业
B.工商业受官僚剥削
C.工商业者不属于庶人,属于官僚
D.工商业者不劳而获
4.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
A.夏商时期B.商周时期C.周秦时期D.秦汉时期
5.
关于我国陶瓷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石器时代就有了陶器的发明B.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
C.隋唐时期景德镇成为瓷都D.元代开始进入了彩瓷生产时期
6.
清朝的海禁政策对中国发展造成的影响是( )
①  阻止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②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堵塞了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渠道
④造成了中国与西方力量对比的逆转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
2000多年前,我国士兵所用的刀剑锐利坚硬,使用是完全不用向古罗马士兵那样“(铁)到渐刺到敌人身上立刻弯曲,须放在地上用脚踩平再用”。由此可以推断出当时我国(    )
A.已经冶炼生铁和钢B.开始用焦炭冶铁
C.发明“灌钢法”D.能够锻造“宿铁刀”
8.
“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张骞出使西域时的西行骆驼队
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
C.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
D.长安城各地商人来来往往商业繁荣
9.
明朝中后期,出现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说明
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 自然经济解体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10.
清朝时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清政府的这一政策(    )
A.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B.有利于扩大资本的原始积累
C.限制了商业活动D.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
11.
封建王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限制、打击工商业
B.保护小农经济,稳定政府收入
C.确保赋役征派
D.巩固封建统治
12.
下列关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 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   D.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13.
16 世纪初,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 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不到3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杜卡特出售,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葡萄牙人已经找到通往东方的航路
②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③促进了西、葡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西、葡的封建主获取了暴利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4.
新航路开辟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要求
B.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居世界领先地位
C.欧洲人比其他地区的人们更具有创新和冒险精神
D.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加速
15.
1750 年,沃尔波尔写道:“英国上院一一这个自由的庙宇,新基督教的堡垒……一直在挖空心思寻找办法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可怕的黑奴贸易”。“黑奴贸易”是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的,其中的“三角”先后次序是( )
① 欧洲 ② 非洲 ③ 北美洲
A.①③②B.②①③C.①②③D.③②①
16.
下列对欧洲殖民扩张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②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③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
④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7.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
①打电话拜年   ②乘公共汽车上班   ③坐飞机旅游   ④网上炒股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8.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①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
③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④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
该图是泰坦尼克号的图片。当它撞到冰山后,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下列说法最确切的是( )
A.它是18世纪以前的轮船
B.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D.它是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0.
有关“工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B.在工业革命时代,企业家不能自由解雇工人
C.它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 , 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
D.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开始于工业革命进行中
21.
如图,请将图中四种交通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③②④①
22.
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是英国发明的
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④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选择题(共14题)

23.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

24.

夏季为了节能,本市公共建筑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一般不得低于(  )

25.

交朋友最重要的是讲“哥们儿义气”,“讲哥们儿义气”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

26.

交朋友最重要的是讲“哥们儿义气”,“讲哥们儿义气”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

27.

制定我们国家日常生活所用温度标准的科学家是(  )

28.

制定我们国家日常生活所用温度标准的科学家是(  )

29.

上海夏天的早晨,自来水龙头里流出的水温度最接近(  )

30.

某人因感染能引起流感的病毒而发烧,住院治疗时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发现该病人在24小时内的体温均在39℃左右波动.则该病人在这24小时内产热和散热的关系(  )

31.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之间的数量关系为:T={#blank#}1{#/blank#}.

32.

冬天下雪后,室外的气温是﹣8℃,读做“零下8 {#blank#}1{#/blank#}  ”;在此温度下,堆的雪人会逐渐变小,这是 {#blank#}2{#/blank#}  现象.

33.

观察《国家财政拨款科学研究经费支出总额表:》(单位:亿元),其中基建支出的变化主要反映出(  )


1988年

1985年

1980年

1960年

科研经费

93

83

53.3

22.7

基建经费

25

18

11.3

11.1

总额

118

102

64.6

33.8

34.

周厚宽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这支温度计共有110个刻度,他用该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温度计液面停在第20格,用该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时(标准大所压下),温度计液面停在第70格,求:

35.

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110格均匀刻度线,当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内水银柱液面在20格处;当玻璃泡放入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在70格处,试通过计算求出该温度计上每一格所表示的温度值和这只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36.

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110格均匀刻度线,当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内水银柱液面在20格处;当玻璃泡放入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在70格处,试通过计算求出该温度计上每一格所表示的温度值和这只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