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一中2017-2018学年四月份月考卷 高一历史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844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5/9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材料三 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两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材料四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卷57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2)据材料二、三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是什么?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荷兰有优良的港口面对英国及大西洋,背后有德国为腹地。在西班牙、葡萄牙建立海外殖民帝国之后,荷兰的商船在里斯本和塞维利亚装载来自殖民地的产品,然后把它们贩运到全欧各地。在归途中,荷兰商船又把波罗的海的谷物和海船用具贩运到西、葡两国。最后荷兰商船垄断了全世界的航运业。……1566 年尼德兰革命爆发后,西班牙军队残酷地掠劫南尼德兰的安特卫普。结果,安特卫普的工匠、商人及银行家都逃到阿姆斯特丹,他们随身带来的技术和资金,既有利于荷兰的工业,也有利于荷兰的海上扩张,因为海上扩张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荷兰商人所利用的平底船造价便宜,载运量亦大。与封建专制主义的西、葡不同,荷兰向外发展不是由政府包办,而是通过独占贸易公司进行的。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阅读材料,解读荷兰兴起的主要原因。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0年上海燮昌火柴公司的“渭水”牌商标,是我国最早的经政府批准的“注册商标”。资料显示,1923年以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商标只有一千多个,而外商在中国注册商标却达三万多个。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为1:30的比例。从1928年到1938年,这种情况发生较大的改变,在全国历年注册的33806件商标中,中国商人呈请注册的达14668件,占总数的43%。1938年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之比增大到1:4。在中国商人呈请注册的商标中,有一些成长为知名的、可与外来品牌相抗衡的民族商标。

——摘自《中国近代知名民族商标标志的构图类型与文化特点研究》

材料二 下面三幅商标图片,左中右依次为:石龙火柴社火花(1913年创办);东亚公司“抵羊(洋)”牌商标(1932年创办);华强火柴厂“77”牌火花(1937年创办)。

(1)结合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l:30”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怎样的发展状况?从“l:30”到“l:4”,促进民族工业成长的因素有哪些?
(2)三幅商标图案分别反映了什么信息?这些设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们怎样的民族情感?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开埠前,“女子庄洁自好,无登山、入庙等事,井臼之馀,刺绣旨蓄,靡不精好。至于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日以万计,以织助耕”。
材料二 有人抱怨:“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民国《川沙县志》卷14“风俗”)。
材料三 《1892年至1902年海关报告》称,在毗邻厂区的农村,“村民衣着和一般外表有了显著改善。这些村民在走向进步的历程中,已从贫困和不足的状态逐渐改变为中等程度的舒适和富裕状态,特别是妇女和少女更是如此。” 一个女子曾说:“假如我们能够自营生计,我们为什么要结婚呢?我们不是能享受完全的自由呀。”另一女子说:“现在男子们不能骄傲了,因为我们能够谋生,不再似从前的妇女般依赖男子了。”  “因为工厂方面不需要缠足的女子,所以女子缠足的陋习也渐次革除了”。
材料四 她们对于家务好发议论,与村中的男子很自由地谈话,穿时髦衣服,发型与其他村姑不同。她们每天与其他工人及城市中工业生活接触,耳濡目染,自会发生思想的变化,结果有些女子不再完全听命于家长。农村的精神生活也较前活跃,“社会新闻与笑谈,均由工厂女工带回家中,否则各种消息实无法传至农村社会的”。
——以上材料摘自《租界与上海城郊农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上海开埠前女性的地位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女性进厂做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女性进厂做工的影响。

2.单选题(共10题)

5.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首《秘色越器》诗(    )
A.反映了唐朝瓷器生产的较高水平
B.歌颂了宋代五大名窑出产的青瓷
C.赞扬了宣德年间制造出的青花瓷
D.突显了明清时景德镇的瓷都地位
6.
“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治本者少,浮食者众。……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并至,则安能不为非?”(王符《潜夫论》)王符立论的出发点是
A.重农抑商
B.本末并重
C.安定社会
D.抑制兼并
7.
斯塔夫里阿诺新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则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在此作者认为,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
A.西欧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欧洲社会对东方商品的渴求
C.垄断贸易引发了激烈的商业竞争
D.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
8.
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该时期“领先地位”的因素包括
①君主立宪制度形成
②确立海上殖民霸权
③积极发展垄断组织
④率先开始工业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
19世纪,英国交通运输业革新的经济价值远远超过了提供运输的意义。这里所说的经济价值是(    )
A.有利于工业社会经济形态的建立
B.带动了钢铁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C.标志着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D.打破了农村的封闭和城乡隔离的状态
10.
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此种状况出现于
A.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B.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
C.抗日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11.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一战”后不久很快陷入低谷,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呈波浪形态
C.战争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D.官僚资本的形成严重制约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12.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 )。
A.甲午战争完全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
B.国民党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
C.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
13.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分别指(  )
A.精耕细作、平均主义B.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14.
2012年第30届奥运会在伦敦成功举办,那么参加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奥运会的运动员可能会 (  )
①通过网络视频了解最新赛况 
②穿着塑料胶鞋出现在赛场 
③用电话询问比赛情况 
④乘坐轮船去法国参赛
A.①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②④

3.选择题(共2题)

15.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理解正确的是(    )

①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②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不良信息是毒害青少年的“沙尘暴” 
③上网=游戏+聊天+网恋            ④文明上网有益于身心健康

16.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理解正确的是(    )

①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②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不良信息是毒害青少年的“沙尘暴” 
③上网=游戏+聊天+网恋            ④文明上网有益于身心健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