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宁夏灵武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842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11题)

1.
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以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表明古代中国 ( )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B.②④
C.①③D.②③④
2.
下图是2012年在香港拍卖到两亿多港币的中国宋代葵花洗。这件瓷器盘口状如六瓣葵花,胎质细洁,釉呈天青色。结合所学知识,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瓷器可能是北宋汝窑出品     B. 拍卖到天价,定为民窑烧制
C. 釉色为天青,是白瓷的成熟代表 D. 该瓷器采用了典型的青花瓷工艺
3.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某地居民一份职业结构,据此判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自耕农、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4.
“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唯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买早市者,复起开门。无论四时皆然。”材料中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隋代B.唐代C.宋代D.明代
5.
2012年10月8日,美国纽约举行第68届哥伦布日游行,下图是一名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在美国纽约第五大道参加游行庆祝。一边是兴高采烈的庆祝,一边是土著印第安人后代的抗议,对于哥伦布到达美洲,有着基于不同立场和观点的种种解释和评价。下列说法中,反映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立场、观点的
A.发现了“新大陆”
B.开辟了“新航路”
C.证实了“地圆学说”
D.找到了“无主地”
6.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7.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A.始于纺织业
B.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以电力作为能源
8.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成为领先部门的除纺织业外,还有
A.冶金业B.化学工业
C.铁路业D.航运事业
9.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政府的承认是在( )
A.19世纪70年代B.甲午战争前C.甲午战争后D.辛亥革命后
10.
下表反映了1912-1921年我国民族工业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行业
企业名称
经营者
面粉、棉纱
茂新、福新、申新等公司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酿酒
张裕酿酒公司
张振勋
火柴
鸿生火柴无限公司
刘鸿生
卷烟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简照南、简玉阶兄弟
化工
永利化学公司
范旭东
 
A.轻工业发展较快B.地区分布失衡
C.重工业发展较慢D.工业结构比例失调
11.
恭亲王奕曾说:“中国(甲午战争)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这里,奕可能会
A.主张“全盘西化”
B.否定维护旧制度的一切做法
C.要进一步发展近代化
D.提出“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目标

2.选择题(共2题)

12.

氦3是一种十分清洁、安全的能源,开发月壤中蕴藏丰富的氦3资源,对人类社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研究发现在太阳内部两个氘核可聚变成氦3,已知氘核的质量为2.0136u,中子的质量为1.0087u, 23 He核质量为3.0150u.若质量亏损1u释放的核能为931.5MeV,则两个氘核聚变成 23 He核的核反应方程为{#blank#}1{#/blank#};上述反应中释放的核能为{#blank#}2{#/blank#}.

1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