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燕子矶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838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4

1.判断题(共3题)

1.
井田制是西周的重要土地制度,诸侯、公卿等大小土地所有者驱使平民和奴隶在井田之上集体劳作。
2.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互动的整体化的发展趋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单选题(共15题)

4.
元代景德镇的制瓷水平比宋代更高,是当时全国制瓷技艺最高的窑场,并设有“浮梁瓷局”,主管全镇的陶瓷生产。下列瓷器种类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粉彩瓷B.青瓷C.白瓷 D.青花瓷
5.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下列史实不能够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A.交子的出现
B.坊市界限的突破
C.商帮的形成
D.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6.
雍正皇帝曾说:“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逐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所难行。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下列对材料中的经济政策解读有误的是
A.最早提出者是商鞅
B.具有端正民风的目的
C.用法律手段强行推进
D.妨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7.
据统计,美国1895-1904年间,在27个工业部门中,中小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的合并公司数占整个部门的公司总数的75%以上的有20个部门,占50--70%的有6个部门,占25%以下的只有一个部门。这反映了美国
A.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
B.公司竞争日趋激烈
C.公司规模扩大
D.政府加强了对企业的干预
8.
1651年,英吉利共和国政府颁布的条例规定: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往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该条例主要是针对下列哪个国家
A.西班牙B.荷兰C.法国D.葡萄牙
9.
某位欧洲航海家的临终遗言说道:“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到达印度……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而被摩尼康谷人称为赤潘哥的小西班牙。”该航海家应该是
A.达·伽马
B.麦哲伦
C.哥伦布
D.迪亚士
10.
《全球通史》曾经这样形容过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早先,发明是个人对机会作出响应的结果,而如今,发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定制的”。下列发明属于“定制”的是
A.珍妮纺纱机
B.电灯
C.汽船
D.蒸汽机车
11.
1815年英国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现实中小麦价格一般在50-60先令之间),到1846年英国议会又宣布废除“谷物法”。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完成
B.国际市场谷物价格的低廉
C.经济危机的爆发
D.重商主义的推行
12.
《南浔志南浔丝市行》记载:“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变化的缩影,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鬼国通商是南浔地区经济发生变化的诱因
B.反映了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C.反映了中国社会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反映了资本输出是当时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13.
据《农商部统计报告》提供的数字,这一时期所设工厂分别是:1910年986家,1911年787家,1912年1502家,1913年1378家,1914年1123家。与这种发展现象无关的是:
A.民国政府倡导发展实业
B.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C.“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14.
“自本年(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违者全数没收,以防白银之偷漏。”材料描述的事件产生的影响有
①稳定了国内物价
②减少了白银外流
③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
④遏制了官僚资本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5.
(时空观念——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据《申报》记载,1896年杭州的通益公纱厂开建,“经丁绅丙、王绅震元等创办以来,其时风气未开,集资不易,故迭拨官款,以为提倡,先后共拨至401000两之巨”。这表明晚清时代
A.民间发展实业蔚然成风
B.政府对民族工业态度发生转变
C.官僚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D.资本主义的道路得到政府充分认可
16.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业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3.0477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31亿吨,5年内增产近1亿吨,但到1985~1989年间出现了连续徘徊的局面,1989年的粮食总产量仅是1984年的水平。由此可见,家庭联产承包制
①个体家庭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②保障了农民经营自主权,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
③完全取消了集体合作,不利于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优势
④仍然是在小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行,难以实现规模发展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
17.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国际局势的影响,党内不少同志认为许多改革是“私有制潜行”,对外开放是发展资本主义。对此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用理论创新给出了针对性的回答,其核心内容是
A.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提出判断姓“资”和姓“社”的标准
C.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8.
改革给处于困境中的国营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首钢巨变得益于
A.依靠政府的计划性指令
B.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C.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