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内蒙古霍林郭勒第三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833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6分)西方发达***谈美国环境保护的经验与教训》
请回答:
(1)材料一种的两幅图片主要揭露了什么问题?(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造成大气、河流污染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具体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是怎样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6分)
(4)综合以上材料,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2分)
2.
(10分)歌曲能反映和记录一个时代的历史,也可以见证时代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至今为许多人津津乐道。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的)荷塘十里果香……
1992年《春天的故事》又迅速唱遍大江南北。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材料二 30年来,我国GDP世界位次由10位上升到第四位。我国经济总量占世家的份额从1978年1.8%上升到2007年6%。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实际增长6.5倍,农村居民增长6.3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从21.9元增加到1.3万元。标语:“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请回答:
(1)材料一《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的希望源于什么事?(3分)《春天的故事》中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什么事?有何影响?(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3分)

2.单选题(共14题)

3.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武则天时代,他能够显摆的财富不可能有
A.精美的青铜酒樽B.色泽鲜艳的粉彩瓷
C.削铁如泥的钢刀D.田园中闲置的曲辕犁
4.
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率天下……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
C.贵金属货币的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5.
有位学者写了一部关于宋代商业发展的专著,不适合作为这本专著的名称的是
A.《坊墙倒塌以后》B.《晨曦中的汴河》
C.《商帮的兴衰》D.《草市饮食大全》
6.
陈衡哲在《西洋史》中写道:“他把西班牙国旗,高插于那个海岛之上,……前后共来往西班牙和新大陆四次,但他至死以为他所发现的是亚洲。”材料中的“他”应是指
A.迪亚士B.达·伽马
C.哥伦布D.麦哲伦
7.
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则消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不断扩大并占主导地位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8.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新航路开辟后的二百多年时间里,世界市场已初具规模。其促进因素不包括
A.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B.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推动
C.机器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内销售D.英荷等国重视发展海外贸易
9.
下图是19世纪后期的某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西班牙成为“日不落帝国”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荷兰成为“海上的马车夫”
D.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10.
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17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
A.荷兰
B.西班牙
C.英国
D.法国
11.
下列是《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对该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
总人口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万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万
75%
25%
美国(1850年)
约2300万
87%
13%
 
A.19世纪中期英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
B.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C.垄断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
D.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
12.
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
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13.
1847年,英国商人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洋布物美价廉,竞争力强
C.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
D.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14.
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出现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1892~1894年
1895~1913年
商办
设厂数
53
463
资本(千元)
4697
90801
官办和官商合办
设厂数
19
86
资本(千元)
16196
29469
 
A.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B.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C.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D.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15.
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封建的生产方式
B.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
C.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侵略
D.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反对势力的破坏和阻挠
16.
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在华的英、美轮船公司,采用多种手段想挤垮招商局,李鸿章采取筹措官款、增拨漕粮及水运官物等措施,使招商局转亏为盈,迫使外轮与招商局签订“齐价合同”。上述材料说明轮船招商局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A.与外商争利益B.改变经济结构
C.发展资本主义D.加强海上防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