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届高三上期周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8272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3

1.简答题(共1题)

1.
就近调查家乡的手工业生产状况,然后比较今天的手工业生产和明清时明的手工业生产有什么不同?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明清时期手工业进步,主要表现:一是生产工具的革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二是生产技术提高,增加了产品种类:三是分工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壮会分工:四是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
结合明清制瓷业和丝织业发展的具体史实,说明上述手工业进步的特点。

3.单选题(共9题)

3.
“尺铁碾去瑶台雪,一弓弹破秋江云。中虚外泛搓成索,昼夜踏车声落落。”(元熊谷)诗中描写的是
A.长安城东西织室丝织业生产的景象
B.苏杭等地织造局丝织品生产的景象
C.江南农村家庭棉纺织手工业生产的景象
D.苏杭等地手工工场棉纺织业生产的景象
4.
商朝的青铜制造业发达,下列不符合当时历史状况的是
A.青铜器制造业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B.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C.青铜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D.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5.
昔者,纣为象箸(筷子),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硎(盛羹器皿),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粗劣食物),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酒糟堆成的山丘),临酒池,纣遂以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象箸”、“玉杯”可能来自民营手工业
B.当时农牧业落后,“酒池肉林”的记载不符号历史事实
C.当时的官营手工业能织出多种精美的丝织品
D.纣败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生活奢侈腐化
6.
我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
A.夏商周时期,私营手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B.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C.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成为三种主要形态
D.官营手工业由孔府交由民间经营
7.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基础是
A.明初经济恢复
B.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对外贸易发达
8.
(题文)在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一些带有中亚、西亚流行图案的丝织品;中国清代生产的珐琅瓷器中描绘了圣母像。这说明
A.中国古代各民族联系密切
B.中国古代开明的对外政策
C.适应了对外贸易的要求
D.手工业技术精湛
9.
图是古代雅典制作的陶瓶,从中不能读出
A.陶器制造较发达
B.人文思想较浓厚
C.城邦民主较完善
D.公民有强健体质
10.
商周时代青钢器的主要特点是
①数最多②种类全③纹饰美④技艺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
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
A.泉州B.广州C.扬州D.庆元

4.选择题(共1题)

12.

我国《立法法》迎来颁布施行14年后的首次修改,修正案草案提出赋予所有设区的地级市立法权——拟将过去49个较大的市才享有的地方立法权扩大至全部282个设区的市,这些设区的市可就城市管理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立法权扩容(   )。

①可以强化全国人大对地方政府的制约和监督,防止其权力滥用

②体现了区域差异和特殊性,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有利于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权

④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保证,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