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明清时期手工业进步,主要表现:一是生产工具的革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二是生产技术提高,增加了产品种类:三是分工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壮会分工:四是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
结合明清制瓷业和丝织业发展的具体史实,说明上述手工业进步的特点。
结合明清制瓷业和丝织业发展的具体史实,说明上述手工业进步的特点。
3.单选题- (共9题)
3.
“尺铁碾去瑶台雪,一弓弹破秋江云。中虚外泛搓成索,昼夜踏车声落落。”(元熊谷)诗中描写的是
A.长安城东西织室丝织业生产的景象 |
B.苏杭等地织造局丝织品生产的景象 |
C.江南农村家庭棉纺织手工业生产的景象 |
D.苏杭等地手工工场棉纺织业生产的景象 |
5.
昔者,纣为象箸(筷子),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硎(盛羹器皿),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粗劣食物),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酒糟堆成的山丘),临酒池,纣遂以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象箸”、“玉杯”可能来自民营手工业 |
B.当时农牧业落后,“酒池肉林”的记载不符号历史事实 |
C.当时的官营手工业能织出多种精美的丝织品 |
D.纣败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生活奢侈腐化 |
8.
(题文)在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一些带有中亚、西亚流行图案的丝织品;中国清代生产的珐琅瓷器中描绘了圣母像。这说明
A.中国古代各民族联系密切 |
B.中国古代开明的对外政策 |
C.适应了对外贸易的要求 |
D.手工业技术精湛 |
4.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