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明清是民间手工业的大发展时期。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这有利于
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商业繁荣,社会处于向近代化转型前夜
C. 手工工业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发展显著
D. 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对外贸易繁盛
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商业繁荣,社会处于向近代化转型前夜
C. 手工工业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发展显著
D. 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对外贸易繁盛
2.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农村经济结构变化 |
B.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 |
C.政府确立重商政策 |
D.手工业演变成主流产业 |
3.
清代工商业市镇较为普遍,一些市镇发展迅速,甚至凌驾府县,而与省会齐名。当时的汉口镇和佛山镇是天下“四聚”之二,另外“两聚”则是北京与苏州。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扶植是明清工商业市镇崛起的重要原因 |
B.市镇经济功能的增强冲击着传统的政治规制 |
C.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着市镇经济的繁荣 |
D.南强北弱的经济格局推动南方市镇迅速崛起 |
4.
“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是以田者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苏轼认为废井田
A. 促使土地数量增加
B. 有效遏制土地兼并
C. 有利社会合理分工
D. 加大社会贫富差距
A. 促使土地数量增加
B. 有效遏制土地兼并
C. 有利社会合理分工
D. 加大社会贫富差距
5.
(题文)15~16世纪,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地区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及其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达·伽马开创了人类环球航行的壮举 |
B.“商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
C.大西洋贸易使奴隶制在美洲“复活” |
D.物种交流巩固了地中海贸易中心地位 |
6.
下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它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形成三角形的主要商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
B.客观上推动了非洲经济的发展 |
C.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
D.为西欧资本输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
7.
“一方面由于特别狭窄、畸形的农业专业化生产,使得拉美国家的国民经济压在某单一农作物的世界市场行情的变动上。另一方面,由于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国内工业部门,又使其国内居民生活中必需的全部工业产品,完全要依靠从发达国家进口。”(千枝松:《工业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这段资料不能说明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入 |
B.拉美沦为西方的廉价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
C.拉美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附庸 |
D.拉美经济转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
8.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
C.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9.
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都是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
B.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
D.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 |
10.
1980年和1981年连续两年,中国农用机械产销大幅度下降,1981年农机总产值比1979年下降28.8%。1982年以后,农机工业开始回升,1985年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78%,这些变化反映出当时
A.农村经济活力增强 |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反复 |
C.农机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 |
D.政府加大对工业的投资力度 |
1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1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体现出的社会变化包括

①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②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③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
④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①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②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③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
④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