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明清时期(1368-1840年)中国经济继续发展,但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材料一 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1573—1620年)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强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往往“十不还一,无异空取”。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
材料二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材料三 英镑成为第一个称霸世界的货币的过程:
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1694年,伦敦1286个商人以股份制形式建立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
1720年,英国爆发“蓝海”股票泡沫事件,英国开始完善金融制度,进行法制化的金融监管。
1821年,英国正式确立金本位制,每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
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结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逐步建立起自由主义经济体系。
1844年,英国颁布了《英格兰银行条例》,英格兰银行成为唯一能够发行英镑的银行。
1872年,英格兰银行成为中央银行,英镑代表黄金,英镑成为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发展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政府限制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国的金融“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的政策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货币走向世界的条件。
明清时期(1368-1840年)中国经济继续发展,但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材料一 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1573—1620年)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强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往往“十不还一,无异空取”。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
材料二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材料三 英镑成为第一个称霸世界的货币的过程:
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1694年,伦敦1286个商人以股份制形式建立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
1720年,英国爆发“蓝海”股票泡沫事件,英国开始完善金融制度,进行法制化的金融监管。
1821年,英国正式确立金本位制,每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
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结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逐步建立起自由主义经济体系。
1844年,英国颁布了《英格兰银行条例》,英格兰银行成为唯一能够发行英镑的银行。
1872年,英格兰银行成为中央银行,英镑代表黄金,英镑成为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发展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政府限制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国的金融“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的政策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货币走向世界的条件。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庆“火柴盒则由女工和童工或在工厂或在家内糊制,每制盒百个付工价四十文。女工糊制火柴盒,平均每人每天可得钱六十文,这对于一个中国普通工人的家庭,也算是一项不小的额外收入了”(《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0上卷);“广东一带的缫丝工厂大约有一百七、八十家,……这类工厂所使用的女工人数,每一厂至少二、三百人,多者达七、八百人;总人数达六、七万人之多……女工大部分是农民的女儿,或者是远走外乡工作的人的妻女。”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科》
材料二 在雇佣女工的场所,“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
——《论妇女作上宜设善章》(1888年4月1日《申报》)
材料三 “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觉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于是相与连袂随裾,或行逐队以去。……呼朋引类,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惟恐不能入选”
——李长莉《近代中国社会丈化变迁录》第1卷
材料四 “在封建家长制下的农妇,其生活是‘牛马’生活,是‘肮脏’的家室生活。她们幸而获得养蚕、纺织、花边、织篾等副业的时候,即是她们在农村中工业化,成为近代家庭工业者的时候,她们已经成为家庭中重要的一个半独立成员了。此时与其说她们‘不愿远离家乡’,不如说‘不得远离家乡’。依于资本主义的更深的发展,于是她们便由‘不愿’和‘不得’而有‘不得不’远离家乡之势。……虽然她们是破坏了封建家长制的家庭和与丈夫们竞争工作,她们却获得自己的独立自由,增加了家庭的收入,增进了社会的劳动生产力。”
——汪疑今《中国近代人口移动之经济的研究》
(1)材料一表明近代女工所从事的行业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的成因。
(2)材料二对雇佣女工持何态度?其理由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结合材料四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材料一重庆“火柴盒则由女工和童工或在工厂或在家内糊制,每制盒百个付工价四十文。女工糊制火柴盒,平均每人每天可得钱六十文,这对于一个中国普通工人的家庭,也算是一项不小的额外收入了”(《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0上卷);“广东一带的缫丝工厂大约有一百七、八十家,……这类工厂所使用的女工人数,每一厂至少二、三百人,多者达七、八百人;总人数达六、七万人之多……女工大部分是农民的女儿,或者是远走外乡工作的人的妻女。”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科》
材料二 在雇佣女工的场所,“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
——《论妇女作上宜设善章》(1888年4月1日《申报》)
材料三 “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觉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于是相与连袂随裾,或行逐队以去。……呼朋引类,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惟恐不能入选”
——李长莉《近代中国社会丈化变迁录》第1卷
材料四 “在封建家长制下的农妇,其生活是‘牛马’生活,是‘肮脏’的家室生活。她们幸而获得养蚕、纺织、花边、织篾等副业的时候,即是她们在农村中工业化,成为近代家庭工业者的时候,她们已经成为家庭中重要的一个半独立成员了。此时与其说她们‘不愿远离家乡’,不如说‘不得远离家乡’。依于资本主义的更深的发展,于是她们便由‘不愿’和‘不得’而有‘不得不’远离家乡之势。……虽然她们是破坏了封建家长制的家庭和与丈夫们竞争工作,她们却获得自己的独立自由,增加了家庭的收入,增进了社会的劳动生产力。”
——汪疑今《中国近代人口移动之经济的研究》
(1)材料一表明近代女工所从事的行业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的成因。
(2)材料二对雇佣女工持何态度?其理由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结合材料四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9题)
3.
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该诗歌能够反映元朝
A.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
B.官营手工业发展 |
C.农民过着富足的生活 |
D.家庭手工业中出现雇佣关系 |
4.
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著,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
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 |
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
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 |
5.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
6.
《文献通考》记载北宋部分年份的赋税收入,见下表:
表中数据说明当时
年份 | 农业两税 | 茶、盐、酒、商等 | 总赋税收入 |
太宗至道末年(公元997年) | 2321万贯 | 1238万贯 | 约3559万贯 |
真宗天禧末年(公元1021年) | 2762万贯 | 2936万贯 | 约5723万贯 |
神宗熙宁年检(公元1072年左右) | 2162万贯 | 4911万贯 | 约7070万贯 |
表中数据说明当时
A.人民赋税负担较重 |
B.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
C.商业地位日渐突出 |
D.农业生产破坏严重 |
7.
韩非子认为:商人乃“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各项与韩非子所持观点一致的是( )
A.“末富居多,本富居少” |
B.“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
C.“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
D.“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
8.
中国古代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造成的主要后果是
A.导致中国科学技术逐渐落后 |
B.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C.使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窄 |
D.使地主和商人大量购田置地,不利于扩大再生产 |
9.
《秦律·田律》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买卖)酒,田啬夫(官职)部佐(官职)谨禁御之,有不令者有罪。”该法令出台的主要动机是
A. 抑制商贾发展
B. 提倡粮食节俭
C. 严禁商品流通
D. 稳定酒类物价
A. 抑制商贾发展
B. 提倡粮食节俭
C. 严禁商品流通
D. 稳定酒类物价
10.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英国工业革命》时所作的笔记,内容出现了疏漏。请结合所学知识,a、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


A.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 |
B.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 |
C.服务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
D.交通运输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
11.
1900年后,美国许多大公司纷纷成立工业研究实验室,其中通用公司、杜邦公司的实验室成为现代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典范。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
A. 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联系紧密
B. 当时美国科研开发力量最为雄厚
C. 公司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
D. 国力强弱取决于现代科技的发展
A. 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联系紧密
B. 当时美国科研开发力量最为雄厚
C. 公司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
D. 国力强弱取决于现代科技的发展
12.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是因为
A.此前未出现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和探险活动 |
B.远航探险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 |
C.远航探险建立了从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美洲大陆的联系 |
D.远航探险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
13.
1584年,《论西方发现》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据此可知
A.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
B.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
C.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 |
D.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 |
14.
“麦哲伦十字架”(MageIIan’Cross)位于宿雾岛“麦哲伦十字架”位于宿雾岛东方的马克丹岛上。这是麦哲伦到达菲律宾后登陆的第一个地方。现在立于宿雾市政府对面那座小神殿中的“麦哲伦十字架”(见下图)是后来当地教会为纪念麦哲伦而修建的。菲律宾人此举是为了纪念他

A. 完成了环球航行
B. 证明了地圆学说
C. 传播了西方文明
D. 带来了殖民灾难

A. 完成了环球航行
B. 证明了地圆学说
C. 传播了西方文明
D. 带来了殖民灾难
15.
美国加州大学克拉克教授认为,“人类历史中期是只发生了一件事,即1800年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人类其他的历史细节有意思,但不关键。”作者这样认为的主要理由是
A.工业革命之前人均社会生产总值没有明显的变化 |
B.工业革命过程中诞生了股份公司制度和金融制度 |
C.工业革命后人类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等发生巨变 |
D.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巨大使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 |
17.
有人认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在客观上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个机遇”。下列表述中能够佐证该结论的是
A.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
B.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有利于扶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C.资本主义的侵略能够激起全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情感 |
D.有利于中国的对外开放 |
18.
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题,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同意。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
A.实行市场经济 |
B.试点家庭联产承包 |
C.设立经济特区 |
D.扩大企业经营权限 |
19.
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 |
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0.
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A.调整工业布局 |
B.实行政企分开 |
C.增强企业活力 |
D.鼓励租赁经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