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同步君》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819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市场交流的商品,最初以各地土特产为主,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商品。……由于不能完全做到自给自足,农户不能生产盐、铁等必须的生产、生活资料,就必须依赖市场的供应;同时,封建国家征收货币的制度也促使农民与市场发生关系。……这种以农民家庭手工业形式出现的商品生产与农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但农民从事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不在盈利,而在于纳税和维持生计……不仅商品生产和非商品生产在时间上无法截然分开,生产过程中延长劳动时间和投入的人力资源也可以不计成本。在个体小农经济中,这种作为农业副业的商品生产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商品生产,实际上只是一种交换价值生产形式下的使用价值的生产。

——雷震《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特点简论》

(1)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并说明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商品生产“实际上只是一种交换价值生产形式下的使用价值的生产”。
材料二 王家范认为,在自然经济中,农民基本上是自给自足,是抵消费;中小地主也是“节俭型”消费,大部人的消费水平很低。那幺,是谁支撑起城市商业的繁荣?主要是国家开支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和奢侈性消费,是畸形病态的消费结构,在表面繁荣下,生产者却日益贫困,从而形成一种社会怪象……。中国城市是朝廷控制的政治中心,都市为官僚、皇室提供生活、消费和娱乐,农村只起供养作用……数亿农民的物质产量都被消费了,没有剩余财富转化为资本,……这样,商品经济始终未得到充分发展,不能从根本上完成瓦解自然经济的历史使命。

——任世江《商业:城市的繁荣与农民的贵困化》

(2)据材料指出“社会怪象”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何不能从根本上瓦解自然经济。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1)根据唐朝长安城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长安城的布局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政治、经济状况?
(2)对照两图,说明北宋汴梁城布局上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
(3)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观点的看法。

2.单选题(共9题)

3.
中国古代中心城市都是由州郡治所发展起来的。政府机构居中,附近有孔庙、学宫等,并在指定处所施划为市,每边设城门,有几重城墙(如图)。据此推断,中国古代中心城市产生的原因是
A.社会分工和工商业发展的结果
B.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与作用
C.儒家文化的影响与推动
D.政治统治和军事防御的需要
4.
《水浒传》第十五回载:吴用去说服阮家三兄弟入伙打劫生辰纲,吴用给了阮小七一两银子买了一大瓮酒、20斤生熟牛肉和两只鸡。此故事
A.体现了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B.客观反映了明朝的货币流通情况
C.说明了当时白银的购买力强
D.佐证了小说具有可信的史料价值
5.
宋朝时,“苏湖熟,天下足”,全国粮食多采购于此。明清时期,粮食多由南方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东北向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闽粤运销。这一变化反映了
A.区域经济多样性日益突出
B.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经济
C.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
D.长途贩运贸易艰难起步
6.
宋金在边境设立交易场所,即榷场。政府设专门的官员稽查货物,征收商税,商人每次只能携一半货物到对方榷场交易,买卖的物品也有一定限制。据此可知
A.宋朝与金之间边境贸易频繁
B.商税成为宋朝国库重要来源
C.两国民族融合趋势逐渐加强
D.宋金贸易受到政府严格管理
7.
明代晚期,南京的士大夫仅是所戴头巾,就有汉巾、晋巾、唐巾、不唐不晋巾、诸葛巾、东坡巾、阳明巾、九华巾、逍遥巾等多种,可谓殊形诡制,日新月异。这表明当时南京
A.经济发展冲击社会生活
B.成为全国商业中心
C.传统道德观念已经沦丧
D.文化复古之风流行
8.
货币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以下对宋代官交子图片理解合理的是
A.此纸币可在全国通行
B.最初由商人私自发行
C.反映了重农抑商思想
D.明确了纸币的合法性
9.
如图为南宋都城临安“瓦”(娱乐场所)的分布图。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的临安
A.城市设计不再体现皇权至上
B.“瓦”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C.城市布局凸现浓厚商业色彩
D.市坊分离的制度开始被打破
10.
史载,明代棉花的种植已在北方地区得到推广,山东、河南、河北都是重要的产棉区,山东东昌府的“棉花转贩四方”,“民赖以利”,兖州府的棉花也有“商贾转鬻江南。”这说明明代
A.形成南粮北棉的生产分工
B.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高
C.海运畅通促进山东棉花外销
D.形成初步联系的国内市场
11.
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享誉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是由福建人开创的。明清之际,闽商成为国际商界的劲旅,有海外第一大商帮之称。这说明古代闽商
A.具有开放意识和拓展精神
B.专注于海外市场而没有开拓国内市场
C.控制了东南亚的海上运输线
D.不堪忍受国内封建压迫而移民海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