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展练习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817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2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唐朝手工业分布图

图二19世纪下半期中国工业分布图(局部)

图三一战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分布图
请回答:
(1)比较图一和图二,说明在生产手段方面有何变化?其中图二反映了哪两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
(2)图三与图二相比,长江三角洲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分布有哪些新变化?
(3)历史学家们曾指出:“中国的近代化首先在江南地区展开绝不是偶然的。”请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说出三点即可)

2.单选题(共10题)

2.
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
①洋务运动
②外国向中国输出资本
③辛亥革命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3.
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经历近90年的发展史
②是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基础
③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阻碍和限制
④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对其发展有阻碍和促进的双重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
近代后期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外国帝国主义
B.中国封建势力
C.官僚资本主义
D.中国的自然经济
5.
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取得的侵略权益,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危害最大的是
A.开埠通商
B.协定关税
C.割占土地
D.赔款银两
6.
辛亥革命后,促进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观因素是
A.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侵略
B.辛亥革命推动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有识之士为救国大力发展实业
7.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新兴的民族工业是
A.面粉业
B.卷烟业
C.重工业
D.化学工业
8.
被日本定为“军事管理”和“委托经营”的是
A.工业矿业
B.金融业农业
C.矿业金融业
D.矿业农业
9.
日本对沦陷区大肆进行经营掠夺的直接目的是
A.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的资金
B.实现中日经济提携
C.转嫁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
D.满足战争需要,以战养战
10.
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损失惨重,最主要的内因是
A.外国资本的压迫
B.日伪的经济掠夺
C.官僚资本的经济统制
D.封建主义的排挤
11.
日伪政权采取的措施,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是
A.“军事管理”方式
B.“委托经营”方式
C.控制和垄断金融
D.物资管制制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