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四川省南充高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811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0/9/1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制……凡民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授田之制,丁及男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老及笃疾废疾者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当户者(户主)增二十亩,皆以二十亩为永业,其余为口分。
——《旧唐书》
材料二: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绣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 ……凡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旧唐书》
材料三:(杨)炎疾其敝,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夏秋两入之。
——《新唐书》
回答:
(1)三则材料各记述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6分)
(2)材料一所记述的制度有何作用?(2分)
(3)材料二中的“若不役,则收其庸”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6分)
(4)由材料二制度转变为材料三制度的原因是什么?(4分)
(5)材料三中“以贫富为差”是什么意思?(2分)

2.选择题(共5题)

2.近几年我国不少水域多次发生严重的“赤潮”.“水华”现象.“赤潮”.“水华”主要是指水中某些植物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水面上的藻类疯狂生长.繁殖,水质恶化,造成鱼类死亡.
3.化学品的使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


4.

在﹣3,0,2x,1xx+y2-5x+22y,a2﹣3ab+b2这些代数式中,整式的个数为(  )

5.

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达州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可吸入颗粒物(TSP)

氮氧化合物(NO2等)

二氧化硫(SO2)

空气质量级别

春季

88

40

44

夏季

67

33

36

秋季

90

46

54

冬季

98

69

60

6.

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达州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可吸入颗粒物(TSP)

氮氧化合物(NO2等)

二氧化硫(SO2)

空气质量级别

春季

88

40

44

夏季

67

33

36

秋季

90

46

54

冬季

98

69

60

3.单选题(共4题)

7.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纤维”,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这种现象根源于
A.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B.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C.农民赋役负担的沉重D.人口过快增长的压力
8.
有一首题为《古井咸泉》的诗中写道“不须煮海自流岩,煎出清泉味便咸;大地阳春应有脚,故教富庶在民岩。”这首诗符合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地区的煮盐业生产情况
A.山西B.山东C.四川D.陕西
9.
“丝绸之路”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中国铜镜、漆器、铁制工具输入朝鲜B.中国的铁器、丝绸等西传
C.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造纸术西传D.佛教传入中国
10.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的突出特点有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目
22
25
25
9
25
7
7
8
8
 
①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②主要是研究者的理论创新
③为近代自然科学奠基 ④主要成果在应用技术领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选择题:(5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