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808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范蠡提出 “广天下,尊万乘之主;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者,唯兵。兵之要在于人,人之要在于谷。谷多,则兵强。王而备此二者,然后可以图之也”。“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粜(卖出)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故粜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1)根据材料一,概括范蠡的经济思想。(4分)
材料二汉高祖刘邦曾采取重农抑商政策。但至惠帝、高后时,以“天下初定为由”’“弛商贾之律”。
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认为统治者颁布减轻徭役政策即为重视农业,商业就受到抑制;统治者颁布限制商业发展的政策就是重视农业发展。笔者认为重农抑商是对立统一的。中国古代社会……从争夺资源这个静态角度讲,农和商是对立的。重农则商业得到抑制,抑商则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决定古代社会发展状况的两大条件就是人口和土地。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再析——以西汉为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历代封建政府重视农业。(4分)
材料三 徽商以左儒右贾的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其写照。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徽商贾而好儒,与封建官僚混为一体,或相互接托。徽商以其独特的生存理念在众多商帮中异军突起。  
(3)根据材料三,分析徽商成功的原因。(4分)
材料四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真的“重农抑商”么?》
(4)如果你是材料四关于古代商业的观点的提出者,请说明你的依据。(4分)
(5)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以“重农抑商”概而论之,都认为“重农抑商”是古代经济的一贯政策。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重农抑商”政策(10分)

2.单选题(共2题)

2.
《诗经·小雅·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中出现从《诗经·小雅·北山》到《诗经·小雅·大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B.青铜器的制造
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3.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
C.经商有助于提高他的社会地位D.“海禁”政策影响了他的茶叶出口

3.选择题(共4题)

4.

若关于x的方程3x2+mx+m-6=0有一根是0,则m={#blank#}1{#/blank#} .

5.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
6.台湾产量占世界第一位的物产是(    )
7.台湾产量占世界第一位的物产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