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卷30
材料二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
──《后汉书》卷46
材料三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至,则安能不为非?
──王符《潜夫论》卷1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3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政府推行这样的商业政策是出于什么考虑?
(3)结合史实说明政府是否达到了其目的?评论这种商业政策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入欧洲的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从顺治元年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的一百六十多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在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一两白银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出现“银贵钱贱”和“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些现象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联度。
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从图二中可以获知哪些重要的信息?
2.单选题- (共8题)
A.秦汉时期私营手工业兴起 |
B.唐宋以来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加深 |
C.明初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
D.清朝时期私营手工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A.唐通过有效管理促进城市商业发展 |
B.唐商品经济繁荣 |
C.唐朝城市商业发展 |
D.唐朝读“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 |
A.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
C.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
D.世界从关注亚洲转向关注欧洲 |
A. 航运发达,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B. 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C.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D. 奴隶贸易使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的国际金融中心
A.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
B.由赤裸裸的掠夺转为控制国际市场价格,进行不平等交换 |
C.由扫除本国资本主义发展障碍转为在全世界确立资本主义统治地位 |
D.由掠夺财富、积累资本转为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
3.选择题- (共6题)
为了推动区域内教师交流轮岗,教育部进行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2015年4月13日,教育部公示了全国19个示范区的名单。“县管校聘”这种模式先在示范区试行,2020年在全国落实推广。此项改革的实施( )
①旨在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④符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为了推动区域内教师交流轮岗,教育部进行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2015年4月13日,教育部公示了全国19个示范区的名单。“县管校聘”这种模式先在示范区试行,2020年在全国落实推广。此项改革的实施( )
①旨在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④符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为了推动区域内教师交流轮岗,教育部进行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2015年4月13日,教育部公示了全国19个示范区的名单。“县管校聘”这种模式先在示范区试行,2020年在全国落实推广。此项改革的实施( )
①旨在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④符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