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805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 应有客户(佃户)原租系省庄田桑土舍宇,便赐逐户充为永业……即得为己业,比户欣然,于是葺屋植树,敢致功力。

——《旧五代史·周太祖纪》

材料三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卷

材料四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董煟《救荒活民书》

请回答:
(1)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分析古代社会中有利于和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生存的诸因素。
(3)通过以上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的内在矛盾。
2.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杭州……桑麻遍地,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赵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缯布者,必走浙之东也。
——摘自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二 迨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居少。
——摘自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三 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摘自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材料四 毅阉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纻布(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五当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到二十余。商贾所获者,常满户外,尚有能应。自是家业大饶。
——摘自张瀚《松窗梦语》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现象?材料一反映的杭州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三中的“末”指什么?“本”指什么?作者用这个词反映了什么思想?
(3)材料三中“游手趁食者”指什么人?你如何看待这一种人?
(4)材料四所述家业是什么性质?“商贾”与“家业大饶”实质是一种什么关系?

2.单选题(共17题)

3.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䦆、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4.
下列关于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商朝时期开始出现原始的陶瓷
B.南北朝时代烧制出白瓷
C.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
D.明朝时期创造了中外闻名的珐琅彩
5.
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6.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7.
(题文)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8.
下列关于我国“坊”“市”与城镇演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周至唐代,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B.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C.宋代以前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D.明清时期城市的商业性、生产性增强
9.
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10.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11.
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 )
A.自由流通的支票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D.兑换货币的凭证
12.
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枯、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
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
13.
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 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 B. 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C. 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 D. 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14.
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A.由官府控制B.不受官府的干预
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
15.
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州治、县冶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16.
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推断 ( )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17.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18.
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户籍还有军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A.缓和土地兼并B.促成社会分化C.强化社会控制D.发展商品经济
19.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3.选择题(共11题)

20.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课文中“——”的作用是{#blank#}1{#/blank#}。

A.解释说明

B.声音延长

②在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将心比心,就会{#blank#}2{#/blank#}。

A.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

B.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

C.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课文中“——”的作用是{#blank#}1{#/blank#}。

A.解释说明

B.声音延长

②在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将心比心,就会{#blank#}2{#/blank#}。

A.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

B.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

C.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2.

下列人物与其历史贡献组合正确的是(    )

选项

人物

历史贡献

A

牛顿

开启了“科学革命的开端”

B

拿破仑

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顶峰

C

卢梭

三权分立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D

伯利克里

推动雅典民主政治达到全盛

23.在一定温度下,NH4N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此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是(   )
24.在一定温度下,NH4N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此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是(   )
25.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等比数列{bn}的公比为q,已知b1=a1,b2=2,q=d,S10=100.
26.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等比数列{bn}的公比为q,已知b1=a1,b2=2,q=d,S10=100.
27.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28.

学校开展“欢迎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的活动,说说你要怎么做?


29.

学校开展“欢迎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的活动,说说你要怎么做?


30.有关下列组织的史实描述,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