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798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3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

——《商鞅变法》

材料二 重农抑商政策是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短期看,应该如此。由于重农抑商,资本积累速度会放慢。但是,从长期看,则恰好相反。资本积累周期越长,积累规模将变得更加巨大。经济史料支持这种逻辑分析。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的伍秉鉴拥有资本达2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当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伍秉鉴的财富并非鹤立鸡群,同期的一位宁波商人拥有2000万两白银,晋商、徽商拥资千万两白银的亦不鲜见,至于拥有百万两白银者则不计其数了。

——引自《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3)你是怎样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的?

2.单选题(共8题)

2.
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
B.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C.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自大心态
D.这是客观现实的、直接的、真实的反映
3.
宋人陈亮说:“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这种言论表明(  )。
A.商业与民生的关系密切
B.商人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调整
D.商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
4.
《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文中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B.私田的数量日益增多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周天子承认了土地私有
5.
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法律承认
D.生产关系的变革
6.
“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列选项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
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7.
南宋思想家叶适曾指出:“夫四民(指士、农、工、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叶适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否定
B.这种观点与朱熹的经济思想比较接近
C.材料中的观点反映出叶适是商人出身
D.叶适的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8.
下列各史料片断,可用来研究明太祖“海禁”政策的背景的是(  )
A.“逾年,新倭人至,屡寇浙东三郡”
B.“且闻华民惯见夷商获利之厚,莫不歆羡垂涎”
C.“英吉利在西洋诸国中较为强悍”
D.“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9.
下列各项不以“抑商”为初衷的是
A.“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明太祖)
B.“申禁人民不得出海与外国互市”(明太祖)
C.“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清雍正帝)
D.“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清雍正帝)

3.选择题(共7题)

10.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1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12.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0cm2,深度为10cm的杯子装满水时(g=10N/kg),求:

13.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0cm2,深度为10cm的杯子装满水时(g=10N/kg),求:

14.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0cm2,深度为10cm的杯子装满水时(g=10N/kg),求:

15.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  )。
16.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