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797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0/9/1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下列图片中工具反映了商周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是
A.B.C.D.

2.单选题(共12题)

2.
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才能凸显,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A.谷物种植
B.房屋建造
C.陶器制作
D.牲畜饲养
3.
下列关于右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B.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C.与旧犁相比具有省力、提速、耕作随心所欲的特点
D.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4.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
A.夏商时期B.商周时期C.周秦时期D.秦汉时期
5.
与战国时期的城市相比,明朝城市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都是政治中心B.生产性和商业性突出
C.都集中在江南地区D.都与外国保持直接贸易关系
6.
最早开辟了从欧洲通往印度新航线的航海家是
A. 哥伦布 B. 达·伽马 C. 迪亚士 D. 麦哲伦
7.
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人进行国际贸易的最有特色的手段是
A.海上运输B.海盗劫掠C.组建大型商业公司D.海上战争
8.
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①把救亡图强作为时代的使命 ②视创办实业作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考察了黄道婆墓、江南制造总局原址 (江南造船厂内)和人新公司原址(第一百货商店)三处历史文物建筑后,讨论拟定一个研究性课题。能完整体现本次考察内容的课题是
A.近代向现代变迁的上海社会
B.上海由手工业向工业的渐进
C.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上海经济
D.上海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历程
10.
洋务运动中,规模最大的官办军事工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
C.开平煤矿D.发昌机器厂
11.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的长远意义在于
A.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B.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现代化
C.使农村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D.改变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2.
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13.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3.选择题(共3题)

14.假设你是一名7世纪40年代从大唐回日本的遣唐使,你想向天皇介绍当时中国唐朝的社会状况,力劝他进行改革。请问你能见到的是哪位天皇(   )


15.

教师教书育人,是人类{#blank#}1{#/blank#}。

16.我国古代北方农民南迁,其主要原因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