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784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6/3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中国动力。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和海上交往盛况也反映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1)“丝绸之路”形成于哪一朝代?精美的丝织品主要源自于何种手工业经营形态?该时期还有什么行业领先世界?
(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销往国外。唐朝形成哪两大制瓷系统?清代能烧制出色彩鲜艳,如同油画般的瓷器,是什么瓷器?
(3)宋元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和繁荣,有力促进了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其中,南宋时,既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商业中心的城市是哪一个?元朝时,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的城市是哪一个?
(4)明清时期,导致我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的主要政策因素?综合以上问题,谈谈你对古代丝绸之路的认识。
2.
经济结构的变动通常表现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等的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自《历史学家茶座》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动表

材料三 
类型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9.1%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不足1%
个体经济
71.8%
7.1%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导致这种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建国后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我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又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有何积极作用?
(4)综上所述,就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

2.判断题(共2题)

3.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钢铁工业,并促成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4.
甲午战争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促使我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出现。

3.单选题(共17题)

5.
东汉王充《论衡》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土地私有
6.
黄俞诗云:“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华阳国志》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材料盛赞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龙首渠
C.灵渠
D.大运河
7.
宋代裴湘《浪淘沙·汴州》:“万国仰神京,礼乐纵横。葱葱佳气锁龙城。日御明堂天子圣,朝会簪缨。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别有隋堤烟柳暮,千古含情。”这反映出当时的东京城
A.草市遍布城内各处B.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C.商帮大多聚集于此D.市坊界限已被打破
8.
明中叶以后,“福建地区仕宦富室,相竞畜田,贪官势族,有畛遍于邻境者,至于连疆之变,罗而取之”。材料反映了
A.土地私有遭到破坏B.重农抑商逐渐松弛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闭关锁国得以延续
9.
(时空观念——工业革命的影响)某位历史学者在查阅19世纪中期的一些文献,发现热气、臭气、烟气、毒气等字眼都是描写城市环境最为常见的词汇。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A.中国北京
B.英国伦敦
C.美国纽约
D.日本东京
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在美国进一步发展。到1904年美国共有318个工业托拉斯,这318个工业托拉斯吞并了5300个工业企业,拥有全部加工工业资本额的40%。美国的各重要工业部门一般都已被一两个或少数几个大托拉斯所垄断。这说明垄断组织
A.最早出现在交通运输部门
B.完全放弃了自由竞争原则
C.使得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D.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11.
“应当捕捉社会历史各个方面的发展趋势,找出历史发展中趋势变化的曲线比较密集、变化所涉及的趋势比较重要的区段,再从这一区段上筛选关键点,就得到历史时代划分的标志了。”依据这一标准,有学者认为应把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持这种观点的依据应该有
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人类从孤立走向整体
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12.
“他不是靠近海岸航行,而是远离海岸,这样既无浅滩之险,海风又吹得强烈而均匀。他在安全地到达预定的纬度(即与好望角相同的纬度)时,便朝正东方向驶去,终于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岸航行……从而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这里的“他”指的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3.
“在英荷战争中,英国动用了全国工业生产力集中赶制战舰,而另一方面,荷兰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损失战舰难以得到补充,逐渐处于劣势。”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荷兰造船落后战舰无从发展
B.英国手工工业基础雄厚
C.英国获胜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D.荷兰失去了北美加拿大
14.
鸦片战争后,“随着大量的洋纱进口,土纱业已经几乎停止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业,便转入织布”。“北方各处之人,俱购洋棉纱自织,其织成布匹,较市中所售价廉而坚”。这反映了
A.“纺”与“织”分离B.民间丝纺织业破产
C.“织”与“耕”分离D.战争破坏民族工业
15.
茅盾小说《春蚕》中写道:(一战爆发后)“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中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层。”陈老爷“发”起来的原因是
A.“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B.南京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
C.西方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16.
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材料中“轮船招商”属于
A.军事工业B.民用工业C.民族工业D.外商企业
17.
甲午战争后,面对列强的压力和社会舆论的呼声,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植民间兴办实业的政策和法规。如:1898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议定振兴工艺给奖章程;1903年设商部,制定奖励公司章程等等。此举促进了民族工业
A.逐渐产生B.初步发展C.迅速发展D.较快发展
18.
报纸是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下面报纸所反映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开始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
B.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要增强企业活力
C.标志着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D.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19.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为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搜集了大量过程性材料。下列兴趣小组的研究,认识正确的是
选项
会议或讲话
内容或影响
A
“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中共十四大
是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
中共十五大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A.AB.BC.CD.D
20.
下表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粮油产量统计表》,此表反映了当时中国
时间
粮食产量(万吨)
油料产量(万吨)
1978年
304.77
5.21
1980年
320.56
7.69
1984年
407.31
11.91
 
A.市场经济已取代计划经济
B.农村经济改革成效明显
C.城市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
D.城乡经济交流稳步发展
21.
2016年4月,阿里巴巴公司依托互联网推出Buy+的全新购物方式,即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辅助传感器,生成可交互的三维购物环境,使网购变得更“触手可及”。这说明互联网
A.颠覆了人们的学习方式
B.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C.革新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D.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判断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