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778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1

1.论述题(共1题)

1.
   材料  南宋马远《梅石溪凫图》

马远的艺术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他师法李唐,多用水墨,笔法雄奇简练。作画特点是布局简妙,线条硬劲,或用"斧劈",水墨苍劲,意境深邃清远,标志着南宋山水画的时代特色。在构图上,马远一变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而是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小中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以表现广大空间。故人称"马一角",品评者多以马远的画为"残山剩水",赞誉他的独特画风。《梅石溪凫图》是马远的一幅传世精品。画面采用对角线式构图,正是山不见巅、树不见顶的边角截景。图中画山崖侧立,腊梅倒垂,薄雾蒙蒙的涧水中,一群野鸭正在游戏。山石以斧劈皴法画之,方硬峭拔,与用笔轻快、毛羽松蓬的野鸭形成鲜明的对比。岩石、梅树都偏居画面的左上部分,梅树枝条的走势更强调了此种布局的形式感,如方的野鸭既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又是全图的点睛之笔,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景象,无限生趣,跃然绢素。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围绕“南宋绘画艺术的特点”提取一条信息,并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桓谭,东汉哲学家、经学家、琴师、天文学家。在其著作《新论》中,他列举许多事例批评各种宣扬天有意志的虚妄言论。当时,谶纬学家宣传说鹳鸟是“天”的宝鸟,如果杀取此鸟就会引起天的震怒,而发出雷声。桓谭辩驳说:人杀死鹳鸟和天打雷曾经在时间上先后发生,那只是偶然巧合,并非天的震怒。他还认为万物都是阴阳之气相合而生,万物的生死犹如四时的运行一样,是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如果不按自然的本来面貌认识自然,就犯了迷不知返的错误。桓谭指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精神不能脱离形体而存在,如同烛光依赖烛脂一样。烛脂燃烧完毕,灯火无法复燃,人的形体衰落死亡,精神也随之消亡。
——改编自张岂之《中国思想史》
(1)根据材料,指出桓谭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汉谶纬迷信思想盛行的原因。

3.单选题(共12题)

3.
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愈来愈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如郑国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A.周天子权威逐渐下降
B.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形成
C.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
D.儒学信徒的不断增多
4.
公权说:“董子虽以言灾异下吏,然观汉书‘天文’、‘五师’两志所述,足知‘天人相与’已成为西京之显学,而仲舒乃其重要之大师。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他认为该学说
A.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
B.迎合君主谋职权位的需要
C.遭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批判
D.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
5.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指出:“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可巧)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穹进脉,川谷之象也。”该主张可概括为
A.天人感应B.君权神授C.大一统D.天人合一
6.
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
A.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B.儒学思想出现质变
C.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D.儒学的不断世俗化
7.
据钱穆考证,周人语称雅,故雅言又称正言。孔子鲁人,日常操鲁语,惟于诵《诗》、读《书》、执礼,此三者必雅言。这表明
A.诸侯各国尊崇传统文化B.孔子对天下一家的认同
C.礼制尚能维护天子权威D.儒家思想依靠雅言传播
8.
清初颜元等人认为“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私而已矣”,主张“复封建”,将地方官员改为世官,并给予充分的政治权力,以期“外有强兵,中朝自然顾忌;山有虎豹,藜藿不采”。材料反映出当时
A.主张分封制的观念复苏
B.出现反专制的进步思想
C.社会动荡国家陷入分裂
D.土地私有影响地方政治
9.
明代许仲琳在《封神演义》中以姜子牙的口吻表达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思想,号召诸侯“吊民伐罪”,哪吒剔骨还肉、黄飞虎反商归周等强调了“父逼子反”、“君逼臣反”而不得不反的精神。这从侧面反映了
A.理学失去了社会约束力B.士人对平等自由的渴望
C.市民阶层追求自由生活D.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10.
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进,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柳永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
A.政府不限制词人的创作
B.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
C.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
D.唐诗宋词并称古典文学高峰
11.
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这说明古代帝王们
A.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
B.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
C.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
D.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
12.
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这一记载
A.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B.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
C.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D.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
13.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诞生了
A.昆曲B.元曲
C.秦腔D.京剧
14.
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醣”。如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宴请天下老人。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
A.政治活动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重要性
C.社会活动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
D.百善孝为先思想源于宗法观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