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謇是慈善界的头面人物。作为近代中国儒商的代表,早在戊戌维新期间就主张废科举、兴学校,后来又提出了发展盲哑人教育的独特见解。他认为不能单以赈灾作临时应付之策,以工代赈才是“办赈至善善策”。1903 年从日本考查回国的张謇进一步意识到,发展慈善必须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紧密相联,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张謇的支持下,南通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由养老院、新育婴堂、残废院、盲哑学校、贫民工厂以及医院等组成的集救济、改良、赈恤、教养、抚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然而随着张謇的大生集团在一战结束后由盛而衰,其慈善事业也深陷困境。
——摘编自虞和平《张謇: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等
材料二 安德鲁·卡耐基(1835~1919 年)是世纪之交美国最大的工业巨头和著名的慈善家。卡耐基指出,富人应该把赚到的钱在他们生前通过适当的运作用于造福公众的事业,投向建立大学、图书馆、医院、公园、公共泳池以及捐赠教会等领域。1901年卡耐基退休后,开始尝试以管理企业的运作方式——现代基金会的形式会来有系统地捐献财产。1911 年建立了卡耐基基金会。该基金会以“增进和传播知识,并促进美国与曾经是英联邦海外成员的某些国家之间的了解”为宗旨,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研究新形势,提出新的工作重点,迄今在美国仍有广泛的影响。
——摘编自资中筠《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述评》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慈善公益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张謇慈善公益思想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謇与卡耐基慈善公益活动的不同之处。
材料一 张謇是慈善界的头面人物。作为近代中国儒商的代表,早在戊戌维新期间就主张废科举、兴学校,后来又提出了发展盲哑人教育的独特见解。他认为不能单以赈灾作临时应付之策,以工代赈才是“办赈至善善策”。1903 年从日本考查回国的张謇进一步意识到,发展慈善必须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紧密相联,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张謇的支持下,南通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由养老院、新育婴堂、残废院、盲哑学校、贫民工厂以及医院等组成的集救济、改良、赈恤、教养、抚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然而随着张謇的大生集团在一战结束后由盛而衰,其慈善事业也深陷困境。
——摘编自虞和平《张謇: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等
材料二 安德鲁·卡耐基(1835~1919 年)是世纪之交美国最大的工业巨头和著名的慈善家。卡耐基指出,富人应该把赚到的钱在他们生前通过适当的运作用于造福公众的事业,投向建立大学、图书馆、医院、公园、公共泳池以及捐赠教会等领域。1901年卡耐基退休后,开始尝试以管理企业的运作方式——现代基金会的形式会来有系统地捐献财产。1911 年建立了卡耐基基金会。该基金会以“增进和传播知识,并促进美国与曾经是英联邦海外成员的某些国家之间的了解”为宗旨,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研究新形势,提出新的工作重点,迄今在美国仍有广泛的影响。
——摘编自资中筠《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述评》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慈善公益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张謇慈善公益思想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謇与卡耐基慈善公益活动的不同之处。
2.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
2.单选题- (共10题)
3.
下表所示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间 | 货物名称及输出国 | 价值(银元) | 提示说明 |
1781~1790年 | 中国茶叶 | 9600多万 | 每年从英国流入中国几百万银元 |
1781~1793年 | 英国呢绒等 | 1600多万 | 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六分之一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
B.自给自足特性使中国贸易出超 |
C.中国在中英贸易中保持逆差 |
D.英国尚未重视开拓中国的市场 |
4.
乌青镇(乌镇)南北各与钱塘江和太湖相通,又与京杭大运河相贯连。明成化、弘治年间,“宛然府城气象”,清乾隆朝乌镇“升平既久,户口日繁”,成为江南市镇中人口最多的大市镇之一。乌镇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A.纺织业发展最迅速 |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
C.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 D.政府赋税重要来源地 |
5.
西汉初年实行抑商政策,规定:第一,商人及其子孙不得为官;第二,商人不能拥有土地;第三,商人不能乘车、骑马、携带武器。由此可见,该政策( )
A.贬低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
B.是打击不法商人的权宜之计 |
C.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 |
D.规范了商人的从业行为 |
6.
西班牙国王于1492年4月17日和哥伦布签订了“圣大非协定”,决定给予哥伦布赞助,并事先封他为将要发现的土地的统治者,即在各海洋中由他亲自发现或取得的一切岛屿及大陆的海军上将,新发现土地的世袭总督。他有权把新土地上总收入的二十分之一留为己有,但这些土地的主权属于西班牙国王。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西班牙王室对海外财富的追求 |
B.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为迅速 |
C.海上探险得到西班牙王室支持 |
D.哥伦布借传教之名进行殖民掠夺 |
7.
苯胺染料、电动机制造等从理论到应用,德国比英、法等国要快3〜5年,使得许多发明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全世界4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14名来自德国。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德国政府垄断科技发展 |
B.德国成为欧洲经济中心 |
C.德国工业发展氛围较浓厚 |
D.德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
8.
1937年,国民政府制订了《工厂迁移协助办法》,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截止到1937年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600余吨。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拟定了《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从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迁往滇、川等地。由此可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工业多数集中在东南沿海 |
B.工业内迁是为了支持长期抗战 |
C.内迁企业在国统区有较快发展 |
D.内迁企业为西部开发作出贡献 |
9.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
B.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
C.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
10.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可以用思考推理的灵魂的理性部分,另一个是用以感党到受、得等物欲之骚动的心灵的无理性部分,。灵中的这两种品质决定人既是“自己的主人”,又是“自己的奴隶”。这反映出古典人文主义强调
A.确立城邦主义的道德标准 |
B.运用感性力量控制人的欲望 |
C.通过教化提高公民的素养 |
D.追求节制适度的幸福生活 |
11.
苏格拉底说:“雅典民主政体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据此苏格拉底认为
A.雅典民主政体的缺陷是过于强调平等 |
B.财富成为控制国家管理权的主要手段 |
C.民主政体最好统治方式是实行僭主制 |
D.雅典公民应该学习专业知识治理国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