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单选题- (共9题)
2.
西周时期,同宗兄弟或共居共财、或异居共财。春秋战国时期,财产个体私有的小家庭崛起,社会风气更多体现出一种自我的意识和家庭的观念。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
A.出现了小农经济 | B.家长制受到挑战 |
C.公民意识增强 | D.中央集权的削弱 |
3.
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
4.
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6.
有学者在其著作中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贸易通道的改变 |
B.殖民争霸的失败 |
C.世界市场的形成 |
D.黄金白银的流失 |
7.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
8.
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
9.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