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阅读“汉唐时期人口分布”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汉唐时期人口分布表(单位:千人)
(1)西汉时期,人口主要集中在哪一地区?原因是什么?
(2)唐朝时期人口的分布与西汉时期相比,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
(3)导致人口地理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迁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朝中后期人口大量南迁,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简要分析人口迁移对我国经济格局的影响。
汉唐时期人口分布表(单位:千人)
朝代 | 黄河中下游 | 江淮地区 | 西南地区 | 两广及福建 |
西汉 | 38256 | 7871 | 4364 | 698 |
唐朝 | 28898 | 12137 | 8081 | 2484 |
(1)西汉时期,人口主要集中在哪一地区?原因是什么?
(2)唐朝时期人口的分布与西汉时期相比,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
(3)导致人口地理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迁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朝中后期人口大量南迁,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简要分析人口迁移对我国经济格局的影响。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温……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朝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
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在长江流域早期开发中,畬田开发是一种典型形式。“畬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至今在我国四川、云南等长江流域仍有所见。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材料三汉代至清末江淮较大水灾统计
——《长江流域水患研究》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进程和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长江流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运用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古代长江流域开发的认识。
材料一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温……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朝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
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在长江流域早期开发中,畬田开发是一种典型形式。“畬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至今在我国四川、云南等长江流域仍有所见。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材料三汉代至清末江淮较大水灾统计
朝代 | 西汉 | 唐 | 明 | 清 |
每百年次数 | 15.2 | 23.4 | 75.7 | 262.9 |
——《长江流域水患研究》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进程和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长江流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运用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古代长江流域开发的认识。
3.单选题- (共9题)
3.
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其中三部出自山东,即西汉末年氾胜之(今山东曹县人)的《氾胜之书》、南北朝贾思勰(今山东寿光人)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今山东东平人)的《农书》,加上明代上海人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合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农书”,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山东在我国古代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
B.山东发达的文化影响 |
C.山东地方官员重视农业 |
D.山东在古代始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 |
4.
中国古代经济由于自然条件、政治重心的变迁、生产技术水平的差异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这一特点在什么时期就已经呈现出来
A.从战国到东汉 |
B.从东汉到隋唐 |
C.从安史之乱到靖康之变 |
D.从唐代到明清 |
5.
人口迁移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南方人口数量逐渐超过北方 |
B.导致南方人地矛盾突出,破坏了生态平衡 |
C.江南开发进程加快,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
D.南北文化融合,文化重心南移 |
9.
(题文)《宋史·食货志》载:“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后乐集》载:“江浙一带,所在围田遍满,昔之曰江曰湖,今皆田也。水稻种植遍及南方各地”。材料所反映的实质是
A.南方耕地面积有所增加 |
B.南方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
C.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
D.江南的农业生产发展 |
10.
《战国策·赵策》中“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贾谊《过秦论》中“山东豪俊,逐并起而亡秦族矣”。其中的“山东”是指今天的
A.山东省 |
B.崤山、函谷关以东 |
C.太行山以东 |
D.中原地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