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业水平训练试题

适用年级:二年级
试卷号:41762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下列诗句反映了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情况: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錦,踏歌椎鼓过清明。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租船满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
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
——(宋)范成大
(注)“钟”:古代以六斛四斗为一钟;“斛”: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广糠核“指米麦的粗屑”。这句说的是:农民每年两钟粮,就得忍痛另外输献一斛,只能把剩下的糠皮给孩子吃。
请回答:
(1)“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两句反映了农业生产是一种怎样的情况?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两句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两句反映了农民怎样的生活?
(4)在你看来,作者写作此组诗的用意是什么?

2.单选题(共5题)

2.
生产工具进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的新的生产工具是
A.
B.
C.
D.
3.
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农业的谚语,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些谚语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A. 遵循自然规律,不违农时
B.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C. 面临自然灾害,难以抵御
D. 生产效率不高,自给自足
4.
《颜氏家训》中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可见当时的经济形态是
A.合作经营
B.集体劳作
C.重农抑商
D.自给自足
5.
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下侧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

A. 男耕女织
B. 铁犁牛耕
C. 集体劳作
D. 刀耕火种
6.
如图,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图片开展中国古代史的探究学习,其探究主题应该是
A.手工业成就
B.印刷术推广
C.商业的繁荣
D.农业的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