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古代的运河开凿与王朝的经济发展、政治统治有紧密联系。下面图一为西汉关中漕渠,图二为隋朝大运河。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运河与王朝经济发展、政治统治的关系的角度对上面两图进行比较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中国古代的运河开凿与王朝的经济发展、政治统治有紧密联系。下面图一为西汉关中漕渠,图二为隋朝大运河。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运河与王朝经济发展、政治统治的关系的角度对上面两图进行比较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耕图

材料二:在我国古代,不仅形成了形形色色的重农思想,而且在农业生产方面设立了专门的官职,推广普及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其中也包括农北生产工具。汉代专门设立主管农业生产的官职,“搜粟都尉”赵过组织大批的能工巧。对农具创制、研发、改进和推广,使犁耕技术得到了广泛普及与应用,大力推行牛耕技木;唐代创制了曲辕犁等,这些不仅促进了农北生产的发展,而且对犁耕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胡泽学《试论中国犁耕技术进步的推动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耕技术的发展变化,并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农耕技术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耕图

材料二:在我国古代,不仅形成了形形色色的重农思想,而且在农业生产方面设立了专门的官职,推广普及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其中也包括农北生产工具。汉代专门设立主管农业生产的官职,“搜粟都尉”赵过组织大批的能工巧。对农具创制、研发、改进和推广,使犁耕技术得到了广泛普及与应用,大力推行牛耕技木;唐代创制了曲辕犁等,这些不仅促进了农北生产的发展,而且对犁耕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胡泽学《试论中国犁耕技术进步的推动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耕技术的发展变化,并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农耕技术发展的原因。
2.单选题- (共7题)
3.
下图是元代王祯《农书》中的围田图,据记载,“围田、筑土作围,以绕田也。”“围田”


A.是地主田庄经济的主要形式 |
B.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
C.很好地保护了自然生态平衡 |
D.适应了北方旱地的自然条件 |
5.
清朝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志》中记载:“(宋高宗时)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田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材料主要反映了
A.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
C.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
D.南方稻麦轮作制 |
6.
中国传统年画中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六畜指牛、马、羊、猪、鸡、狗)(如下图),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征


A.以养殖业带动种植业 |
B.种植业为主,家庭养殖业为辅 |
C.养殖业与种植业并重 |
D.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
7.
商周时期,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春秋战国时期,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 |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
C.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 D.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形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