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古代中国以农耕文明为主,边疆地区也存在着游牧经济。阅读以下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将全国划分为山西、山东、龙门碣石以北、江南四大经济区。见下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两大经济区是哪里?简述这一地位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公元前2世纪前后秦皇、汉武时期汉族王朝统一不久,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为了保持和巩固已有农耕区的统治范围,向四周开疆拓土,……
——《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征》

材料三

请回答:
(2)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和材料二、三分析地图中标识的农业区域向北方扩展的原因和影响。
(3)依据材料三,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有关知识,分析地图中标识的农业区域向南方扩展的影响
材料一:将全国划分为山西、山东、龙门碣石以北、江南四大经济区。见下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两大经济区是哪里?简述这一地位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公元前2世纪前后秦皇、汉武时期汉族王朝统一不久,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为了保持和巩固已有农耕区的统治范围,向四周开疆拓土,……
——《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征》

材料三

请回答:
(2)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和材料二、三分析地图中标识的农业区域向北方扩展的原因和影响。
(3)依据材料三,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有关知识,分析地图中标识的农业区域向南方扩展的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温,……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朝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在长江流域早期开发中,畲田开发是一种典型形式。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至今在我国四川、云南等长江流域地区仍有所见。
材料三:历史上荆江洪水水位抬高统计
材料四:唐代至清末长江较大水灾初步统计
材料二、三、四均摘自《长江流域水患研究》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评长江流域开发的情况(要求表述成文)。
要求:评述内容应包括开发的过程及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谈谈你个人的认识。
材料一: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温,……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朝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在长江流域早期开发中,畲田开发是一种典型形式。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至今在我国四川、云南等长江流域地区仍有所见。
材料三:历史上荆江洪水水位抬高统计
时间 | 历时 | 最高洪水水位上升 | 平均每年上升量 |
新石器时代至汉 | 2300年 | 0.2m | 0.0087cm |
汉至宋元 | 1400年 | 2.3m | 0.164cm |
宋元至今 | 800年 | 11.10m | 1.39cm |
材料四:唐代至清末长江较大水灾初步统计
朝代 | 年数 | 水灾次数 | 平均几年一次 |
唐代 | 289 | 16 | 18 |
宋朝(金) | 317 | 63 | 5 |
元朝 | 91 | 16 | 5.6 |
明朝 | 276 | 66 | 4.1 |
清明 | 268 | 62 | 4.2 |
材料二、三、四均摘自《长江流域水患研究》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评长江流域开发的情况(要求表述成文)。
要求:评述内容应包括开发的过程及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谈谈你个人的认识。
2.单选题- (共30题)
3.
“天下之盛,扬为首”,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这表明
A.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
B.扬州地理位置优越 |
C.扬州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
9.
促进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
①南方劳动力得到补充
②南方生产技术大大提高
③北方逐渐失去了经济中心地位
④北方战乱频仍
⑤南方统治者励精图治,鼓励农耕
⑥南方相对安定
①南方劳动力得到补充
②南方生产技术大大提高
③北方逐渐失去了经济中心地位
④北方战乱频仍
⑤南方统治者励精图治,鼓励农耕
⑥南方相对安定
A.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④⑤⑥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②④⑥ |
12.
读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
该表所能反映的是
南方 | 北方 | |||||||||||||
南直 | 浙江 | 福建 | 四川 | 广西 | 贵州 | 江西 | 湖广 | 广东 | 云南 | 北直 | 山东 | 山西 | 河南 | 陕西 |
27 | 26 | 11 | 9 | 2 | 0 | 22 | 12 | 5 | 0 | 17 | 13 | 5 | 11 | 2 |
114 | 48 |
该表所能反映的是
A.南方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人大大超过北方 |
B.南方科举考试推行得好,因而通过考试进入朝廷当官的人就多 |
C.说明明代时中国的文化重心在南方 |
D.说明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热衷于当官 |
20.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经济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大经济区是指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 |
B.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发展划分而成 |
C.经济区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
D.山东、山西经济区始终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所在 |
24.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经济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大经济区是指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 |
B.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发展划分而成 |
C.各经济区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
D.山东、山西经济区始终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 |
27.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的是:
A.北宋时期江浙地区商品经济繁荣 |
B.北宋立国后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力量 |
C.中唐以后南方农业进入了全面开发期 |
D.南宋政权重视农业生产,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3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