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758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西崇义县上堡乡南流村为中心的上堡梯田情景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中国已至少延续了多少年?
(2)这种生产方式的出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从纯经济的观点来看,这一规模的大量生产所意味的东西,从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尔的以下这番无可非议的大话中可觉察出来:“从苏必利尔湖开采两磅铁石并运到相距900里的匹兹堡;开采一磅半煤制成焦炭并运到匹兹堡;开采半磅石灰运至匹兹堡;在弗吉尼亚开采少量猛矿运至匹兹堡——这四磅原料制成一磅钢,对这磅钢,消费者只需支付一分钱。”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二所述的是什么生产方式?从材料看这种生产方式的一大特点是什么?
(4)这种生产方式有什么弊端?

2.单选题(共14题)

2.
对城镇化进程起重要推动作用的是
A.小城镇的迅速崛起
B.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C.城市区域化的出现
D.建立节约资源型、生态型城市
3.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几个初具规模的城市群,主要集中在①珠江三角洲
②京津地区
③黄河三角洲
④长江三角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
我国未来城镇化战略的主要任务是
A.建设专业化、信息化城市
B.区域化、网络化城市
C.改善人居环境、建设节约资源型、生态型城市
D.绿色和谐城市
5.
中国因特网发展极其迅猛,其主要原因是
A.政府大力支持
B.民间剩余资本的大力投资
C.科技的迅猛发展
D.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离不开因特网
6.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体现了
①当代中国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②现代生活节奏的高效与快捷
③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④现代人对于金钱的崇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
7.
中国经济生活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根本动力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国有企业的改革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实行改革开放
8.
城镇化道路是指实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原则和方式,所要解决的是怎样实现城市化的问题。下列有关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从城市化发展模式方面看,小城镇迅速崛起
②从城市化类型方面看,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城市群的雏形
③未来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是: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
9.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有关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
B.到1978年,经济取得很大进步,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位列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
C.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超过同时期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年均增长率
D.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
10.
导致出现上述重大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②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③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④中国社会环境的安定
⑤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11.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国际经济地位变化,国民经济的增长大大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
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开始向小康迈进
③城乡家庭的最高追求变化,由传统的“四大件”向新的“四大件”转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
12.
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到2000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50美元,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目标;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提出了新的目标是
A.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B.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10年翻一番
C.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三番
D.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13.
下列对于城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城镇化,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积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与此同时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B.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城市型转向农村型的过程和趋势,使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C.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任何国家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必由之路。
D.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14.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建国之初,城镇化水平相当低,甚至低于当时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B.改革开放前,城镇化进程十分缓慢
C.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高速发展
D.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15.
互联网迅速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使信息、知识更迅速、更便利地传递和共享
B.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
C.现代生活方式彻底取代了传统生活方式
D.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发生变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