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模块检测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7539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2/5/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4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哪种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影响?(5分)
(2)图四中的商业有何特点?(2分)
(3)图三、四和图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商人是古代社会交往中最活跃的人群,但其社会地位却很低,原因何在?谈谈你对商人的认识。(4分)
(4)比较上述几幅图,哪幅图给你的印象最深?它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3分)
2.
   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请回答:
(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2.单选题(共29题)

3.
中国是农业古国,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唱词为“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哪一耕作方式有关
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
C.铁犁牛耕
D.千耦其耘
4.
《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荼蓼朽止,黍稷茂止。”(《周颂·良耜》);“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小雅·大田》)。这些诗句反映了西周()
①出现了小型青铜农具②懂得沤制绿肥③懂得治虫灭害④强化社会治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②④
5.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勤劳主要是
①缴纳租税的需要
②商品交换的需要
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6.
清人黄遵宪在《蚕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直接原因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B.实施该政策后与外国完全断绝往来
C.其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7.
据张瀚《松窗梦语》记载,明朝中后期杭州仁和县有张毅庵者,因其丝织品“备极精工”,人相争购,于是逐渐富裕,从一张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雇请“各色人匠",因此,“家业大饶”。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明朝中后期杭州的丝织业发达B.杭州丝织品做工精致,备受欢迎
C.杭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杭州人辛勤劳动,因此逐渐致富
8.
如图,某博物馆陈列着下列三张图片。下列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信息中不准确的是(   )
A.唐朝时邢窑白瓷最负盛名
B.清代我国彩瓷生产水平提高
C.明朝中后期烧制出多种彩瓷
D.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走向衰落
9.
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青铜器展品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的回答应该是
A.新石器时代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
10.
对比图1与图2,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
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
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
11.
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是当时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商帮。他们分别是(   )
A.苏商和晋商B.浙商和晋商
C.徽商和晋商D.苏商和徽商
12.
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  )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求B.同周边国家友好相处
C.加强对新疆及周边地区的管辖D.向西欧国家传授制瓷工艺
13.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城市( )
A.唐朝前期的长安城B.北宋开封城
C.南宋临安城D.元朝泉州城
14.
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时达到了顶峰。然而,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很不结实,由于船只吃水浅,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导致当时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
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
D.西方把蒸汽机运用于造船业
15.
汉景帝时期,曾经明确指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这表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农商皆本
D.重商抑农
16.
“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在这个市场里,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B.它以欧美先进的工业国为主导
C.它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世界经济体系
D.资本主义扩张性和开放性是其形成的根源
17.
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西欧封建制度解体的速度加快B.从分散走向整体
C.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D.工业革命的成果扩展到世界各地
18.
一位研究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学家说“地理大发现的早期的进行是在中世纪的种种动机和设想的伴随下,独自开始的。”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这种“动机”和“设想”,主要表现在
A.实现了宗教扩张的目标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获得了巨额的财富D.到达了印度和中国
19.
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里“统一”的主要方式是
A.正常的文化交流
B.西方的殖民掠夺
C.科技的广泛传播
D.东方的借鉴学习
20.
如图,图中箭头所指的阴影部分为历史上先后形成的欧洲贸易中心区,造成图中贸易中心区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应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海外殖民活动的开展
C.工业革命的影响D.全球化的推动
21.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这样描述1550至1650年的欧洲历史:“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在这些黄金般的岁月里,近代资本主义(在西北欧)诞生了”。“近代资本主义”诞生于西北欧说明(   )
A.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
B.地中海沿岸是当时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
C.资产阶级依靠殖民掠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D.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2.
如图,从对图分析中,知道西方人了解世界范围的变化以及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关系出现的发展趋势有  (   )

①了解范围不断扩大
②逐渐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状态
③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④西方殖民扩张不断加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3.
达·伽马远航印度期间携带了一批衬衫,返航时带回了大量香料。达·伽马此行的社会背景是    (   )
A.西欧商品经济发展B.欧洲价格上涨
C.欧洲“商业革命”D.殖民制度登上历史舞台
24.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7
515
685
 
A.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B.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C.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25.
17世纪以来,荷兰与英国相继崛起,两国崛起的相似因素是  (    )
A.都是岛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B.都通过垄断性贸易公司开展殖民扩张
C.都是早期阶段奴隶贸易的支配国家
D.都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和丰富的资源
26.
一位科学家说: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段话最能表明()
A.电以进入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当中B.电使工业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C.科学直接推动生产发展D.“电气时代”已经取代了“蒸汽时代”
27.
“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此现象的出现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评价的是19世纪中期的工厂制
C.垄断彻底消除了私人生产
D.垄断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产的无计划状态
28.
1995年长春出版社出版《蒸汽机打出的天下——英国工业革命》,在这本书不可能出现的内容是
A.通信电缆开始铺遍全世界各个主要地区
B.英国确立了自己的世界霸权地位
C.其他国家纷纷从英国引进机器和技术
D.亚非拉地区也开始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
29.
1851年首届世博会上10多万件展品中,一台630吨的蒸汽机最为抢眼。面对这台庞然大物,人们啧啧称叹,就连英国女王也兴奋不已。蒸汽机最为抢眼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外形庞大,甚为壮观B.蒸汽机受到了女王的赞赏
C.蒸汽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D.蒸汽机可以提供足够大的动力
30.
世界经历了四次大的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经济的繁荣。西方著名学者通过现代统计方法指出,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新高潮的基础。每一轮全球经济的再次复苏,也都离不开技术创新。近现代以来世界大国的崛起,与科技革命的推动不无关系。借助于第一次科技革命奠定了霸主地位的国家是(   )
A.美国B.英国C.苏联D.德国
31.
某校高中学生林辉为完成一个研究性课题,搜集了美国在法国设立银行、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等资料作为重要论据。据此推断,该研究性课题的题目最可能是:(   )
A.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B.美国经济的崛起
C.工业革命在欧洲扩展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3.选择题(共11题)

32.

《英雄交响曲》是德国伟大作曲家贝多芬为拿破仑而作。

33.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建国后的外交活动(  )

①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

②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举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④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⑤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创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从17世纪起,英、美、法、德等国先后通过革命或改革等方式,颁布法律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使国家主权从一个人手中转移到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的议会手中,资产阶级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取得胜利,成为新社会的统治阶级.这一政治模式否定了君主专制,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臧嵘主编《历史必修1》

请回答:

35.

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壮烈牺牲的是(  )

36.

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壮烈牺牲的是(  )

37.

《英雄交响曲》的作者是(  )

38.

《英雄交响曲》的作者是(  )

39.

巴黎和会重构了四大帝国崩溃后欧洲的秩序,崩溃帝国中的“非战败国”是(  )

40.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①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lank#}1{#/blank#}

②使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blank#}2{#/blank#}

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blank#}3{#/blank#}

41.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①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lank#}1{#/blank#}

②使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blank#}2{#/blank#}

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blank#}3{#/blank#}

42.

观察材料,回答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9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