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哪种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影响?(5分)
(2)图四中的商业有何特点?(2分)
(3)图三、四和图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商人是古代社会交往中最活跃的人群,但其社会地位却很低,原因何在?谈谈你对商人的认识。(4分)
(4)比较上述几幅图,哪幅图给你的印象最深?它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3分)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请回答:(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2.单选题- (共29题)
A.石器锄耕 |
B.刀耕火种 |
C.铁犁牛耕 |
D.千耦其耘 |
①出现了小型青铜农具②懂得沤制绿肥③懂得治虫灭害④强化社会治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A.直接原因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
B.实施该政策后与外国完全断绝往来 |
C.其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
A.明朝中后期杭州的丝织业发达 | B.杭州丝织品做工精致,备受欢迎 |
C.杭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D.杭州人辛勤劳动,因此逐渐致富 |

A.唐朝时邢窑白瓷最负盛名 |
B.清代我国彩瓷生产水平提高 |
C.明朝中后期烧制出多种彩瓷 |
D.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走向衰落 |
A.新石器时代 | B.商周时期 | C.秦汉时期 | D.魏晋南北朝时期 |
A.苏商和晋商 | B.浙商和晋商 |
C.徽商和晋商 | D.苏商和徽商 |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求 | B.同周边国家友好相处 |
C.加强对新疆及周边地区的管辖 | D.向西欧国家传授制瓷工艺 |
A.唐朝前期的长安城 | B.北宋开封城 |
C.南宋临安城 | D.元朝泉州城 |
A.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 |
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
C.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 |
D.西方把蒸汽机运用于造船业 |
A.重农抑商 |
B.工商皆本 |
C.农商皆本 |
D.重商抑农 |
A.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
B.它以欧美先进的工业国为主导 |
C.它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世界经济体系 |
D.资本主义扩张性和开放性是其形成的根源 |
A.西欧封建制度解体的速度加快 | B.从分散走向整体 |
C.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 D.工业革命的成果扩展到世界各地 |
A.实现了宗教扩张的目标 |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C.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 D.到达了印度和中国 |
A.正常的文化交流 |
B.西方的殖民掠夺 |
C.科技的广泛传播 |
D.东方的借鉴学习 |

A.新航路的开辟 | B.海外殖民活动的开展 |
C.工业革命的影响 | D.全球化的推动 |
A.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 |
B.地中海沿岸是当时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 |
C.资产阶级依靠殖民掠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
D.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①了解范围不断扩大
②逐渐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状态
③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④西方殖民扩张不断加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年份 | 1475 | 1521 | 1555 | 1558 | 1559 | 1595 | 1597 |
价格指数 | 100 | 167 | 270 | 370 | 407 | 515 | 685 |
A.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 B.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
C.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
A.都是岛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
B.都通过垄断性贸易公司开展殖民扩张 |
C.都是早期阶段奴隶贸易的支配国家 |
D.都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和丰富的资源 |
A.电以进入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当中 | B.电使工业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
C.科学直接推动生产发展 | D.“电气时代”已经取代了“蒸汽时代” |
A.此现象的出现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B.评价的是19世纪中期的工厂制 |
C.垄断彻底消除了私人生产 |
D.垄断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产的无计划状态 |
A.通信电缆开始铺遍全世界各个主要地区 |
B.英国确立了自己的世界霸权地位 |
C.其他国家纷纷从英国引进机器和技术 |
D.亚非拉地区也开始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 |
A.蒸汽机外形庞大,甚为壮观 | B.蒸汽机受到了女王的赞赏 |
C.蒸汽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 D.蒸汽机可以提供足够大的动力 |
A.美国 | B.英国 | C.苏联 | D.德国 |
A.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 B.美国经济的崛起 |
C.工业革命在欧洲扩展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3.选择题- (共11题)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建国后的外交活动( )
①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
②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举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④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⑤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创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从17世纪起,英、美、法、德等国先后通过革命或改革等方式,颁布法律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使国家主权从一个人手中转移到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的议会手中,资产阶级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取得胜利,成为新社会的统治阶级.这一政治模式否定了君主专制,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臧嵘主编《历史必修1》
请回答: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①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lank#}1{#/blank#}
②使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blank#}2{#/blank#}
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blank#}3{#/blank#}.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①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lank#}1{#/blank#}
②使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blank#}2{#/blank#}
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blank#}3{#/blank#}.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9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