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751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4

1.单选题(共19题)

1.
宋代范成大有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该诗描绘了中国古代经济
A.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D.人们生活美满幸福
2.
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冶铁技术的落后
B.小农经济的阻碍
C.精耕细作的需要
D.耕牛的极度缺少
3.
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④
4.
明中叶,《华亭县志》中记载:“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松江府志》记载明人诗云:“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这说明明代
A.松江垄断了全国棉纺织业
B.江南地区农业的衰落
C.江南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
D.棉纺织业纺和织出现分离
5.
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民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个体手工业
6.
周杰伦创作的一首歌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中所唱的我国古代手工业制品是:
A.青铜器
B.青花瓷
C.青花布
D.珐琅彩
7.
《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做成了动画,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下列所述现象在宋代都城街市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还有国外客商,商品满目琳琅”
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C.“买卖昼夜不觉,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8.
“从1763-1871年,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行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善行”主要是指
A.殖民扩张
B.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
C.资本原始积累
D.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廉价的商品
9.
茶叶原产地是中国,最初作为奢侈品引入英国,此后茶叶成为英国人必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甚至引发了北美独立战争,也影响了鸦片战争。这主要说明
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衰落
C.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D.世界市场推动社会变革
10.
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欧洲商路中心转移
C.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D.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11.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B.世界市场的形成
C.西方对华认识深化D.工业革命的需要
12.
(题文)从中世纪以来,在西欧就流行着一个传说:祭司王约翰是东方一个强有力的基督教君主。西欧的基督徒梦想和这位君王建立联盟,以便共同攻打穆斯林的势力。热心航海事业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的动机除了企图夺取香料贸易之外,便是与东方的祭司王约翰联盟,发动一次新十字军运动。这则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东西方有相同的宗教信仰
B.宗教改革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动力
C.地理大发现中的宗教动因
D.建立宗教联盟是地理大发现的根源
13.
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
A.商业繁盛的地区
B.盛产煤炭的地区
C.邻近河流的地区
D.电力充足的地区
14.
下列各项为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创造了条件的有
①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②洋务运动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④民族资产阶级收回利权的斗争
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15.
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继昌隆机器丝厂
16.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分别指(  )
A.精耕细作、平均主义B.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17.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指的是
A.报纸
B.广播
C.电影
D.电视
18.
1866年6月,左宗棠向清廷上奏,他认为“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我国家建都于燕、津、沽实为要镇。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飚举,无足当之”。为此,他主张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建立海军,加强海防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实业救国,保护商贸
19.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汉铁路

2.选择题(共2题)

20.

如果上溯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斯蒂芬森可以申请下列哪一项的发明专利?(   )

21.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下列说法能支持此观点的是(    )

①孔子反对苛政  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③孔子提倡“温故而知新”  ④孔子主张德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