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春秋谷梁传》中说:“初税亩……初者,始也……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
材料三《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自耕农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中国古代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过程。
(3)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土地兼并出现的根本原因?统治者为了抑制土地兼并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材料一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春秋谷梁传》中说:“初税亩……初者,始也……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
材料三《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自耕农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中国古代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过程。
(3)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土地兼并出现的根本原因?统治者为了抑制土地兼并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有人说:“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价世界市场的?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有人说:“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价世界市场的?
2.单选题- (共27题)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①“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平民百姓的称呼,西汉有“布衣将相”之说,当时“布”的主要材料是棉
②早期的瓷器不过是一种釉陶,又称做原始青瓷
③曲辕犁主要应用于农业灌溉
④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①“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平民百姓的称呼,西汉有“布衣将相”之说,当时“布”的主要材料是棉
②早期的瓷器不过是一种釉陶,又称做原始青瓷
③曲辕犁主要应用于农业灌溉
④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7.
明朝内阁大学士张居正认为,“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这种观点实质上
A.在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
B.片面地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
C.反对提升商人的地位 |
D.肯定了商业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
9.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
11.
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以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表明古代中国 ( )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④ |
13.
在全国考古新发现中,四川成都江南会馆、唐宋街坊遗址名列其中。成都某校历史科研小组参观了该遗址,下列是他们列出的有关宋代地层遗迹的记录,其中有误的是
A.遗址中有残缺的纸币“交子” |
B.一个冶铁作坊遗址内有用煤的痕迹 |
C.一个陶瓷作坊遗址中有粉彩瓷器 |
D.街道遗址中住宅区与商业区交错 |
14.
从公元994年起,成都的铁钱监铸钱就停止了,一直到公元1005年,成都就没有再铸过钱了。但是,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白银资源丰富 | B.铁钱数量充足 |
C.民间发行交子 | D.战乱后经济萧条 |
15.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
18.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公元1500年作为重要的历史分期点,你认为以1500年为分期点的主要依据是
A.1500是一个整数时间,容易记忆 |
B.1500年前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
C.1500年是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 |
D.1500年前后开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
19.
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7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
B.海外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
C.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 |
D.工场手工业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 |
21.
1874年1月1日,经营了274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1898年,刚组建8年的洛克菲勒石油托拉斯产量已经占美国精炼石油总量的84%,并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两大公司命运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
B.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C.垄断组织的推动 |
D.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 |
22.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 B.新航路的开辟 |
C.丝绸之路的开通 | D.富尔敦发明汽船 |
23.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
24.
1883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该项技术革命是
A.蒸汽机的改良 |
B.电力技术革命 |
C.内燃机的发明 |
D.通信技术发明 |
25.
工厂制和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近代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A.推动了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
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
C.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
D.杜绝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
26.
“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下列结论与材料信息相符合的是
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迅速发展
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革命
③国际关系更趋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
④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迅速发展
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革命
③国际关系更趋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
④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7.
1847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并波及欧洲。1857年,英国再次爆发经济危机却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重商主义的影响 | B.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 D.代议制民主的巩固 |
28.
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①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
②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东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民主思想的传播,冲突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
④东方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美居民的日常生活
①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
②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东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民主思想的传播,冲突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
④东方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美居民的日常生活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9.
下表为《近代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销量统计表》,就其反映的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
| 植茶面积(万亩) | 产量(万担) | 内销(万担) | 外销(万担) |
1861年 | 625 | 312.5 | 202.5 | 110 |
1871年 | 819 | 409.5 | 202.5 | 207 |
1886年 | 934.9 | 567.46 | 205 | 362.46 |
A.农业经济中自给自足的成分不断减少 |
B.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始终处于出超地位 |
C.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D.商品经济在近代中国得以进一步发展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