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富平县富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735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痰,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得).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1)依据材料一归纳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南开大学教授杜家骥在《概说清朝历史的特点》中指出:“商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区域性市场突破,发展为全国性互有联系的网络性市场,及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长江、沿海在清代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商品流通干线……清代的工商业市镇在规模、数量、分布地域上又比明代扩大。”
(2)依据材料二归纳清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3)依据材料三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描述英国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时写道: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时,维多利亚女王就通过外交途径邀请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参展,但是清政府并无兴趣,而在上海英商洋行任买办的徐荣村得知此事,立刻行动,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打包装船,紧急运往伦敦参展,并荣获优质奖牌。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经济》
材料三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四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国际经济分工的特点,说明英国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英国在这次博览会上有可能极力展示的产品主要有哪些?(至少举两例)若清政府也派团参展,提供的展品除丝织品外,还可能有哪些?(至少举两例)说明当时中英两国在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
(3)材料三、四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
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在近代逐步瓦解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判断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期出现的大致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的原因?
(3)20世纪20年代后民族资本家张謇的企业衰落下去,其主要原因有哪些?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经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单选题(共17题)

4.
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C.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
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5.
《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
A.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D.以农业为主,手工业为辅
6.
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7.
汉高祖的抑商政策主要针对有市籍的中小商人,这类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一般平民低下。这种以中小商人为抑制对象的政策,在汉代曾反复提出,对汉代以后也有一定影响。据此可知,汉代
A.富商大贾未曾作为抑商重点B.抑商旨在维护封建小农经济
C.都市商业经济长期萎靡萧条D.商业政策朝令夕改反复无常
8.
某同学搜集到明代的土地登记簿“鱼鳞图册”,册中将土地山塘挨次排列绘制成图,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负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该图册是
A. 明朝政府奖励垦荒的证据
B. 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C. 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D. 明朝为限制租佃关系发展而公布的地契
9.
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10.
“这是一个,给世界带来工业文明的火种也带来海盗洗劫般苦难的民族;这是一个,曾经让世界在她面前战栗、而今只能紧跟当今霸主狐假虎威的岛国;这是一个,人类政治文明民主化、法律化历程开始的地方……”这诗中所描述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11.
“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约四倍……(在这场运动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材料所述的这场运动
A.引发了英国圈地运动,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B.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推动宗教改革深入发展
C.促进阶级关系的变动,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D.加剧殖民扩张,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2.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3.
1870年,31岁的美国人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美孚石油公司。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6家炼油厂。这体现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B.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发生了变化
C.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D.石油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14.
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A.缩小城乡差距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15.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16.
下表反映了1873~1926年中国的进出口税率(%)的变化。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
1873
1883
1893
1903
1911
192l
1926
进口税率
4.9
4.8
3.4
3.3
3.2
3.1
3.8
出口税率
8.8
10.8
7.3
4.5
3.3
3.1
3.0
 
(资料来源: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1955年,61页)
A.中国的经济结构出现根本性改变
B. 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顺差地位
B.
B.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17.
下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逐渐解体地位较低
B.经济形态④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C.经济形态②③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经济形态⑤在抗战时期因战时体制迅速膨胀
18.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C.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19.
下列近代中国企业性质相同的一组是
A. 福州船政局,继昌隆缫丝厂     B. 天津机器制造局,发昌机器厂
C. 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器厂     D. 湖北织布局,贻来牟机器磨坊
20.
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
A.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
C.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D.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3.选择题(共4题)

21.化简计算下列各式:
22.小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⑴课间,小华到室外利用太阳光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光路图.

⑵当烛焰位于如图乙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blank#}1{#/blank#}实像,若将蜡烛远离透镜2cm,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blank#}2{#/blank#}些(选填“大”或“小”).若不移动光屏,在凸透镜前适当的位置放置{#blank#}3{#/blank#}(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也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⑶实验中你是如何观察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虚像的:{#blank#}4{#/blank#}.

23.小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⑴课间,小华到室外利用太阳光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光路图.

⑵当烛焰位于如图乙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blank#}1{#/blank#}实像,若将蜡烛远离透镜2cm,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blank#}2{#/blank#}些(选填“大”或“小”).若不移动光屏,在凸透镜前适当的位置放置{#blank#}3{#/blank#}(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也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⑶实验中你是如何观察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虚像的:{#blank#}4{#/blank#}.

24.小聪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在同一杯水中先后做了如图所示的两次实验,这是为了探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