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台商区惠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730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江南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其重工业畸轻而轻工业畸重,从而形成一种“超轻结构”。规模庞大的轻工业加上规模同样庞大(甚至更为庞大)的农业,生活资料的生产占了社会生产的绝大比重,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十分微小
——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材料二马嘎尔尼访华并没有带来满意的结果。英国对代表翠性主义工业文明成果的高度自信,在乾隆朝中高级官员以及皇帝眼中的只有不屑。清政府对马嘎尔尼的所有请求概不答应.最后马嘎尔尼使团除了带着一堆乾隆帝赐予的无用赏赐经广州入海夕卜,一无所获。西方人心中关于中国形象最后一点崇高崩塌了。马嘎尔尼在其《纪事》中写道:“中国自满洲鞑靼占领以来,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进步,或者更确切的说反而倒退了。”
(2)分析马嘎尔尼出使中国的深层次理由和清政府拒绝马嘎尔尼要求的原因?马嘎尔尼得出“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进步,或者更确切的说反而倒退了”的结论,客观上是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
经济的发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影响着社会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1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
215(南方)
1167.7
3.85
90%
隋唐
124(北方)
328(南方)
1450.92
6.42
90%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2)据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茶叶种植在唐代发达的原因。你觉得材料二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可信吗?请说明理由。
材料三: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3)据材料三联系宋朝商业发展的史实,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理解。
材料四: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材料五:(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4)材料四和材料五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新经济因素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单选题(共20题)

3.
小农经济在我国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下列关于小农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④它与市场的联系十分紧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
地主土地私有制不断膨胀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
B.土地私有
C.国家授田
D.豪强地主力量壮大
5.
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姚合《庄居野行》:“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唐人的这些诗句,反映了
A.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
B.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
6.
宋朝汴京城的布局不同于唐朝长安城,主要原因在于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政策的调整
C.生活的需要
D.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
7.
清初,在江南蚕桑业中心,一个家庭内由农夫种桑并种稻,农妇育蚕,“每年大致可以种桑1—2亩,育蚕10筐以下,产丝12斤左右”。而在苏州府震泽镇,一对夫妇的生产规模却可以达到“桑尽八亩,获丝64斤”。对清初震泽镇经济状况的解读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促使家庭经济专业化
B.新型耕织工具得到进一步推广
C.男女分工导致专业化程度提升
D.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并有所发展
8.
明朝时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本质特征是
A.进行商品生产
B.雇佣劳动关系
C.使用手工机械进行的集中劳动
D.商人投入资金控制手工业生产
9.
下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结合所学的知识,可推断出
A.春秋时期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沉重的青铜酒器
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C.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动物形态传神逼真
10.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11.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工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12.
被称作古代冶金史的一大飞跃的事件是(   )
A.木炭的使用 B.煤的使用
C.焦炭的使用D.石油的使用
13.
“凝聚力量,成就未来”是“首届世代徽商高峰论坛”的主题思想。这也是400多年前的古徽商的“徽骆驼”精神的体现。形成该精神的根本原因是
A.皖南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
B.明清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C.徽商拥有丰富的经营之道
D.宋代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14.
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致
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③占据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
下列四件藏品中,明显属于伪造的是 ①商代青铜鼎 ②西周铁铧犁 ③东汉白瓷 ④唐代粉彩瓷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
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一段历史的全过程: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17.
《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司马迁认为
A.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B.秦汉行重农抑商政策
C.耕种、开采、加工、交换本末有别
D.农工皆本,经济民生
18.
从三国到南宋时期我国南北方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
A.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B.民族迁移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C.统治者的重视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D.生产工具的改进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19.
《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下列所述现象在北宋都城街市上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还有国外客商,商品琳琅满目
B.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C.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
D.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20.
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做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
A.鬼神迷信思想盛行
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
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
21.
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是
①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②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 
③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④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2.
封建王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限制、打击工商业
B.保护小农经济,稳定政府收入
C.确保赋役征派
D.巩固封建统治

3.选择题(共7题)

23.

有人用“巨人林立”来概括当今世界局势,美国是指手画脚的霸道巨人,欧洲是齐心协力的兄弟巨人,日本是蠢蠢欲动的独角巨人,俄罗斯是元气未伤的北方巨人,中国是迅速崛起的东方巨人。这是针对什么世界局势做出的概括和解读(    )

24.

有人用“巨人林立”来概括当今世界局势,美国是指手画脚的霸道巨人,欧洲是齐心协力的兄弟巨人,日本是蠢蠢欲动的独角巨人,俄罗斯是元气未伤的北方巨人,中国是迅速崛起的东方巨人。这是针对什么世界局势做出的概括和解读(    )

25.向食用白醋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的颜色(   )
26.已知 {#mathml#}a{#/mathml#} =(1,﹣2),| {#mathml#}b{#/mathml#} |=2 {#mathml#}5{#/mathml#} ,且 {#mathml#}a{#/mathml#} ∥ {#mathml#}b{#/mathml#} ,则 {#mathml#}b{#/mathml#} ={#blank#}1{#/blank#}.
27.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9V,电压表V1、V2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电压表V1示数为6V,通过灯泡L2电流为0.5A,回答下列问题:


28.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9V,电压表V1、V2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电压表V1示数为6V,通过灯泡L2电流为0.5A,回答下列问题:


29.

某人因感染能引起流感的病毒而发烧,住院治疗时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发现该病人在24小时内的体温均在39℃左右波动.则该病人在这24小时内产热和散热的关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