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福建龙岩市初级中学九年级上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725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4/10/23

1.判断题(共3题)

1.
古埃及国王汉谟拉比制订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错误:     订正:   
2.
亚力山大时代雅典奴隶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错误:     订正:   
3.
早期市民阶级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错误:     订正:   

2.简答题(共3题)

4.
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亚非文明古国,现在大多是发展中国家,某一国际组织准备探究这一历史现象,进行实地考察。如果从安全角度考虑,你认为他们的考察团最好到哪几个国家去。
5.
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同时期北宋的都城东京,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有居民20万户。请试分析西欧和中国的城市有什么不同?(提示可从布局、规模等方面入手)
6.
阅读材料
材料一:现在君临之大汗,名称忽必烈汗,今特述其伟业,及其朝廷一切可以注意之事实,并其如何保持土地.治理人民之方法。   
——《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二: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
——《马可·波罗行纪》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忽必烈”是谁?(2分)
②材料二中关于日本的描写是否属实?(1分)
③在这部书中,作者把东方描写成什么样?(2分)
④这部书在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3.综合题(共3题)

7.
材料解释题(共7分)阅读材料:
时间
7世纪中期
主要
内容
经济上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政治上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请回答:
①这是哪个国家改革的内容? (1分)
②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作什么? (1分)
③它是何时开始实施的? (1分)
④这次改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对你有何启示?(4分)
8.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请你根据这些宗教兴起的情况,谈谈你对宗教信仰的看法。
9.
在古代世界里,充满着强国与弱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表现出来就是不断的战争与征服。在古代世界有很多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例。请你对罗马帝国的扩张作简单介绍,并对它的影响进行简单的评价。

4.选择题(共15题)

10.
小亮一家到旅游公司咨询旅游路线,他告诉爸爸下图的景点属于:
A.印度B.法国C.埃及D.希腊
11.
下列关于雅典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海上交通便利B.奴隶主民主政治发达
C.工商业发达D.军事生活是男子一生的主要生活
12.
小明欲游览欧洲最古老的文明遗迹,应建议他去的国家是
A.伊拉克B.意大利C.埃及 D.希腊
13.
下列大河流域都曾出现过一批奴隶制国家,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黄河流域
②印度河流域
③尼罗河流域
④两河流域
A.③④②①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④③②
14.
根据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规定,国王应属等级是
A.婆罗门B.吠舍C.刹帝利D.首陀罗
15.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豉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1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倾听草木的呼吸

曹洁

    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④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⑤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⑥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 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氩,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⑦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⑧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

    ⑨还有荷塘和竹林。等着再暖一些,等着夏天来了,荷花会开,竹子也会青。鸟儿也不甘寂寞。它们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鸣叫,叫出三月的小欢喜。我懊恼楼太高,树太低,站在窗前,伸长了耳朵,用眼睛聆听。每每被鸟鸣诱惑,离开书桌,雀跃下楼,小院生长在土地上的欢腾立刻包裹了我。夕阳从城市的高楼缝儿洒进来,院子沐浴在柔和宁静的光里,这光紧紧地包裹着院子的安宁与吉祥,外物难侵。

    ⑩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

    ⑪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地,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

    ⑫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选自《2014中国散文年选》,有删改)

1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8.
关于阿拉伯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重大贡献,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和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B.给中国带来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C.中国四大发明都由他们直接传到欧洲
D.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
19.
现代奥运会马拉松长跑项目,与什么事件有关:
A.布匿战争B.希波战争
C.亚历山大大帝东征D.罗马帝国扩张
20.
“阿拉伯数字”写法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是在:
A.12世纪初B.14世纪C.15世纪D.16世纪
21.下列对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22.下列对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23.
当“救世主”耶上稣诞生时,正处在我国的
A.秦朝时期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D.三国时期
2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简答题:(3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