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
——《商鞅变法》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你是怎样评价其经济政策的?
材料二: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划定广州十三行为全国唯一对外贸易口岸,史称“一口通商”。
(2)材料二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苏州“东北半城皆居织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受值。”
材料四: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清·雍正帝
清乾隆年间规定:“凡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3)材料三表明,苏州丝织业出现新的经济因素,指的是什么?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其成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材料一: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
——《商鞅变法》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你是怎样评价其经济政策的?
材料二: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划定广州十三行为全国唯一对外贸易口岸,史称“一口通商”。
(2)材料二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苏州“东北半城皆居织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受值。”
材料四: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清·雍正帝
清乾隆年间规定:“凡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3)材料三表明,苏州丝织业出现新的经济因素,指的是什么?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其成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2.
(2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材料二: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饿莩,饿死的人)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生产方式?(3分)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9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3分)针对这一问题,统治阶级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并分析历代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原因?(3分)
材料一:《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材料二: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饿莩,饿死的人)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生产方式?(3分)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9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3分)针对这一问题,统治阶级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并分析历代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原因?(3分)
2.单选题- (共13题)
5.
《国语·齐语》记载着管仲对齐桓公说的一句话:“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钼、夷、斤,试诸壤土。”根据文意判断,其中“钼、夷、斤”指的是( )
A.铁制农具 | B.青铜武器 | C.化学元素名称 | D.奢侈消费品 |
7.
明清时期商业出现的新特点有( )
①商业市镇兴起
②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
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④经济作物的种植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⑤劳动力成为商品,出现雇佣工人
⑥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
①商业市镇兴起
②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
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④经济作物的种植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⑤劳动力成为商品,出现雇佣工人
⑥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③④ | C.③④⑤⑥ | D.②③④⑤ |
8.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组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稍(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是
A.在私营作坊工作 | B.职业世袭 |
C.频繁地更换工种 | D.临时工人 |
11.
古代货币的形成与发展和古代商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下图由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充分说明了( )

图一 金属货币——圆形方孔钱 图二 纸币——“交子”

图一 金属货币——圆形方孔钱 图二 纸币——“交子”
A.古代抑商政策的结束 | B.商帮出现后的垄断 |
C.商品经济的繁荣 | D.纸币方便携带,完全取代了金属货币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