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政:一曰食(农业生产),二曰货(商品流通),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尚书·洪范》
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
——《周礼·天官》
材料二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清世宗(雍正)实录》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商周时期统治者对待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态度。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 从材料三、四中分别归纳并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4) 清政府何时改变了这一经济政策?对我国民族工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 八政:一曰食(农业生产),二曰货(商品流通),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尚书·洪范》
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
——《周礼·天官》
材料二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清世宗(雍正)实录》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商周时期统治者对待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态度。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 从材料三、四中分别归纳并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4) 清政府何时改变了这一经济政策?对我国民族工业产生了什么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表
材料二 1979—1981年我国农、轻、重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百分比的变化
材料三1978年和2002年我国城市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该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9 —1981年后我国国民经济比例发展的主要趋势并说明该趋势对社会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城市企业所有制结构出现的主要变化及所体现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材料一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表
品种 | 1957年产量 | 比1952年增加 | 比旧中国最高年产量増加 |
粮 | 1.95亿吨 | 19% | 30% |
棉 | 164万吨 | 26% | 93% |
钢 | 535万吨 | 296% | 580% |
煤 | 1.3亿吨 | 96% | 210% |
电 | 193.4亿千瓦时 | 166% | 320% |
原油 | 146吨 | 235% | — |
材料二 1979—1981年我国农、轻、重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百分比的变化
年份 | 农业(%) | 工业 | |
轻工业(%) | 重工业(%) | ||
1979 年 | 26.6 | 32.1 | 41.3 |
1980 年 | 27.2 | 34.3 | 38.5 |
1981 年 | 28.8 | 36.7 | 34.5 |
材料三1978年和2002年我国城市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该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9 —1981年后我国国民经济比例发展的主要趋势并说明该趋势对社会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城市企业所有制结构出现的主要变化及所体现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2.论述题- (共1题)
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材料二近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海洋。世界性的生产和消费,各地区、各民族的相互往来,主要是依赖全球海上交通。近代历史上先后兴起的世界强国同时都是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成为立国的根本大计。
——摘编自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材料一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海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实进行论述。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材料二近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海洋。世界性的生产和消费,各地区、各民族的相互往来,主要是依赖全球海上交通。近代历史上先后兴起的世界强国同时都是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成为立国的根本大计。
——摘编自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材料一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海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实进行论述。
3.单选题- (共11题)
4.
(题文)在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政府征收的商税只有四百五十万贯;到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前,即增加到二千二百万贯,五十年左右增加了近五倍。据此材料最能说明
A.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
C.北宋商业繁荣 |
D.政府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 |
5.
商鞅变法中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汉初政府曾下令禁止宰杀耕牛,规定杀牛、盗牛者受重刑。保护耕畜的法令,一直为历代所沿用。这说明:
A.牲畜比较缺乏 | B.牛耕广泛推广 |
C.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 D.精耕细作得到推广 |
6.
明朝中后期,在福建龙溪、南靖、长泰、云霄、漳浦、平和等县,佃户向地主交纳“粪土银若干,名曰‘佃头银’”,从而获得长期佃种的权力,使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这种现象
A.标志着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
B.改变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C.体现了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
D.说明“重本”政策出现松动 |
7.
在16世纪内,欧洲的黄金数量从大约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公斤;白银数量从700万公斤增加到2140万公斤,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谷物价格上涨5倍,英、法、德三国物价平均上涨2倍多。这些变化
A.预示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启 |
B.促使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进行殖民掠夺 |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
D.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
8.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这一评价
A.未揭示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灾难,是对西方殖民行为的开脱 |
B.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的 |
C.较为客观的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 |
D.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
9.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交流、文化碰撞、社会形态冲突等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基本完成。由此
A.世界开始走向联合 |
B.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
10.
江苏川沙的女工本来纺织土布,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很多女工进洋纱厂、洋布局做工。这说明了( )
A.在外商企业刺激下民族工业兴起 | B.妇女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 |
C.自然经济受外国经济侵略而消失 | D.传统手工业部门受到打击 |
11.
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投资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其中表中序号①②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
时间(年 | 1840﹣1895 | 1895﹣1911 | 1911﹣1927 | 1927﹣1937 | 1937﹣1945 | 1945﹣1949 |
国家 | 英国 | 英国 | 日本 | 美国 | ① | ② |
数量(万元 | 8026 | 33955 | 69627 | 11969 | 262096 | 47918 |
所占比重(% | 82.5 | 28.1 | 44.2 | 37.3 | 75.5 | 68.1 |
A.英国、美国、 | B.日本、美国、 |
C.英国、日本、 | D.美国、英国、 |
12.
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该运动应该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13.
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A.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
B.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
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