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试题: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694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中国青铜时代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一件青铜礼器都是随着贵族地位而来的权力象征性的徽章与道具。青铜礼器中大量狰狞的纹饰,使王公贵族附上莫须有的神力,成为王权的守护者。青铜礼器与兵器是被国王送到他自己的地盘去建立他自己的城邑与政治领域的皇亲国戚所受赐的象征性礼物的一部分,然后它们又成为沿着贵族线路传递下去的礼物的一部分。青铜礼器获得这等意义是因为它们与在仪式上认可了建立在亲属关系上的贵族政治的祖先崇拜祭仪之间的联系关系。同时也因为它们是只有控制了大规模的技术的与政治的机构的人才能获得的珍贵物品。说到底的话,青铜器是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的。
——据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等
材料二我国大约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利用铜。到了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臻于成熟,春秋战国时期更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出土的大量精美的先秦青铜器,例如展示了酒礼器中至尊气象的四羊方尊,湖北随县出土的大型编钟等,看到当时青铜冶铸技术所达到的高超境界。除大量的青铜器之外,还总结出有一定合理性的青铜合金配比规律,即按照青铜器的不同用途的性能要求,配置不同比例的青铜合金。这就是《考工记》中记载的“金有六齐”。
——摘编自金秋鹏《中国古代科技史话》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铜器成为“权力象征性的徽章和道具”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特点?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

——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

根据材料,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2.单选题(共18题)

3.
据《宋会要辑稿》载,北宋中期全国年上供丝绸总计355万匹,东南和四川共计257万多匹,占全国2/3,其中仅江浙一隅就达125万多匹,占全国1/3以上,丝绵则超过2/3,而北方各地仪占1/4。据此可知,北宋中期
A.北方经济逐渐走向没落
B.南北方经济水平逐渐趋于一致
C.经济发展促进丝织业重心转移
D.南方的文化影响力上升
4.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宋时期部分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唐代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C.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光彩,出现五大名窑
D.商周时期青铜制造业发达
5.
下列我国手工业部门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制瓷工业
②丝织业
③造纸业
④冶铁业
⑤青铜铸造业
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③④②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①④③
6.
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发展迅速,下列现象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有
①金银错技术
②夹纻技术
③以曲造酒
④《考工记》
⑤原始瓷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
7.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述,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早在西汉中国瓷器生产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
B.景德镇在元代是全国制瓷中心,已能烧制多种彩瓷
C.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并且已经输往国外
D.明清时期开始出现彩瓷,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广销亚非欧
8.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是
①官营手工业
②民营手工业
③家庭手工业
④王室手工业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
在中国古代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 商朝
B. 唐朝
C. 南宋
D. 明中叶以后
10.
唐代元稹在《织妇词》中写道,“目击贡绫户,有终老不嫁之女”,“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说的就是为了不泄露“挑纹”绝活,竟然发生了使两个女儿终老于家不得嫁人的悲剧。“悲剧”的发生反映出该行业
A.传承的保守性
B.传承对象为女性
C.传承的周期长
D.严格的工艺要求
11.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
B.东汉时期出现的灌钢法提高了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
C.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
D.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是影响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
12.
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矛斋也可怜。”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名?
A. 青瓷、白瓷
B. 粉彩瓷器、白瓷
C. 青瓷、粉彩瓷器
D. 白瓷、青瓷
13.
2014年4月25日,在洪湖发现一明代古墓,在该古墓中最有可能发现的殉葬品是
A.工艺精湛的青铜鼎
B.精美华丽的丝绸
C.清新素雅的青花瓷器
D.图案丰富的彩瓷
14.
秦汉时期,盐铁等官营手工作坊中劳动者的主要来源有:官府奴婢、犯罪刑徒、官府征发的服役者以及有一定手艺的自由身份的工匠。可见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
A.工艺水平不高
B.效率极其低下
C.产品与市场无关
D.不计劳动力成本
15.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水平极其高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一次瓷器的展览会上,你发现了一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它属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16.
中国古代手工业曾在许多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下列对我国古代冶铁业和陶瓷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制瓷业在宋朝时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B.战国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
C.隋朝时瓷器上出现用绘画和诗文装饰的釉下彩绘技术
D.唐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17.
相传,北宋的哥窑在浙江龙泉,以冰裂纹瓷器最为有名。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哥窑所产冰裂纹瓷器应属于
A.白瓷系列
B.青瓷系列
C.青花瓷系列
D.珐琅瓷系列
18.
中国手工业有以下几种主要形态,主要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来自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以上几种都不是
19.
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是
①资金雄厚
②分工细密
③不计成本
④缺乏竞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明清时期的中国已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现象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B.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C.苏州丝织业出现许多“小户”“听大户呼织”,并且“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3.选择题(共2题)

21.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22.

如图所示是一种单元防盗门门锁的原理图,其工作过程是:当有人在楼下按门铃叫门时,楼上住户的人闭合开关,由于{#blank#}1{#/blank#},门锁上的电磁铁具有了磁性,{#blank#}2{#/blank#}衔铁,衔铁脱离门扣,来人打开门,进入楼内,门自动关闭.在关门时,开关是断开的.衔铁在{#blank#}3{#/blank#} 的作用下,插入门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