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692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后期四国铁路里程统计表(单位:千米)
国别
德国
美国
英国
中国
时间
1875年
1890年
1890年
1894年
里程
27960
26900
32000
483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材料二:科技与扩张
“新帝国主义”一词是颇有道理的,因为19世纪后期的欧洲扩张就它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的。虽然罗马通过掠夺、通过收集主要以粮食为形式的贡物,简单、直接地剥削其殖民地,但是,它的剥削并不特别地影响殖民地的经济生活和结构,殖民地继续以与过去相同的方式生产几乎同样的粮食和手工艺品。将这种帝国主义与后来侵扰并改造整块整块大陆的那种帝国主义相比,就像将一把铲子与一台蒸汽挖掘机相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比较19世纪后期中外铁路建设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两种“帝国主义”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昌机器厂原是方举赞、孙英德于1866年合伙成立的一个为外商船厂打制、修配船用零件的手工业锻造作坊,制造资本为200元。1869年已经使用车床,这是它从手工作坊转化为近代工业的重要标志。19世纪70年代后,已经能够制造小火轮船,不久又生产车床、汽锤等,但其制造小火轮船的发动机均为英国制造。进入80年代,受到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于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魏永理《中国近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 在筹办纱厂、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开垦苏北沿海滩涂荒地时,张謇都是依靠股份制向社会集资。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他“考诸上海各厂,而加以斟酌”,使纱厂在开创之始就建立了一套精干的企业管理机构。……当兴办实业初见成效时,他用企业盈余兴办近代教育事业,创办职业教育机构是大生企业集团培养中低级职员的最佳途径。

——摘编自陈争平《近代张謇的企业制度创新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三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1-1919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一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以上,八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1919年随着欧洲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

——《中国近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发昌机器厂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张謇的企业制度创新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企业发展的有利社会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从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你有哪些认识?

2.单选题(共24题)

3.
汉文帝时,晁错提出务农贵粟政策,百姓缴粟600石者,就可封爵。但普通五口之农家,所耕之地不过百亩,全年所收不过100石,根本无600石余粮来换爵,反为富商大贾所乘。这表明在当时
A.农民生产生活十分艰辛
B.重农政策与现实相背离
C.商人可凭经济实力任官
D.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4.
史书中关于“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
A.机器生产形成并发展
B.规模大,分工极细
C.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厂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
D.形成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劳资关系
5.
北宋政府曾专为城市居民单独造户籍,即坊郭户籍,按财产多少分为十等,其税种也多样,比如宅税;地税,指城市店宅地基税,以及临时摊派,这些税种都以货币形式征收。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经济发展催生制度调整
B.战争频繁影响税收政策
C.中央政府强化人口控制
D.坊市制度得到恢复巩固
6.
宋代法律规定,在田产交易前,买主需要通过中人验证卖主的土地所有权凭证;订立土地买卖契约时,要明确写明买卖田产的四至、亩数、价钱及交易年月;立契付钱后买卖双方还须把契约送至官府验证、盖印。这反映了宋代
A.土地交易受到严格限制
B.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政府重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
7.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生产并没有出现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没有出现向机器生产转变”的合理解释应该是
A.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B.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C.手工生产产品质量欠佳
D.官营手工业占据主体地位
8.
宋《梦粱录》记载:“(中秋节当天)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主要反映这一时期
A.民间的奢靡风气盛行
B.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
C.私商成为了商人主体
D.坊市制下的商业发展
9.
《管子·乘马第五》描述农业生产: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抓紧农时;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这一经济思想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
B.是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
C.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
D.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
10.
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主要说明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
B.重商主义观念盛行
C.重本抑末观念仍影响深远
D.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
11.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12.
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这里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观点是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
C.非洲奴隶成就“工业化革命”
D.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
13.
20世纪以来,美国新闻出版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20家公司控制全国日报发行量的52%,20家公司控制着全国期刊发行量的50%,3家广播电视公司控制了广播电台和电视的80%.不仅如此,报业公司同时还控制了全国27%的电台。上述重大变化从本质上说明了
A.美国新闻出版水平大大提高
B.垄断资本日益渗透到新闻出版领域
C.美国传媒领域出现了跨界经营
D.美国的新闻出版水平普遍低于欧洲
14.
下图反映了1790—1860年美国大陆人口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美国
A.工业产品的市场日益广阔
B.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工业化具备了充足劳动力
D.对外移民的增长速度在加快
15.
(题文)维基百科上说:“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这本质上体现了
A.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
B.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革命
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
D.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16.
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一法案规定在纺织厂(除了丝绸与饰边的劳动领域),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岁至13岁儿童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9小时;13岁至18岁的年轻工人每天工作不超过12小时。这些由监督员监督实施。这一法案说明
A.工业革命期间童工的待遇得到根本性改善
B.英国建立起完善的工厂保护制度
C.自由主义政策时期存在国家的干预
D.英国建立了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
17.
17世纪至19世纪,英国爆发了以圈地运动、机械化、良种培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革命,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粮食产最大增的同时分流出大盆农业剩余劳动力。英国的农业革命
A.推动了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B.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C.使农业保持了在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D.不利于城市化的进程
18.
晚晴状元张謇,倡导“实业救国”,他的商业帝国在十几年间迅速发展壮大,但“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迅速扼紧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喉咙,张謇一手创立的商业帝国最终轰然倒地。这一现象说明了
A.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B.先天不足导致了民族工业艰难发展
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19.
有资料表明,英国输华货值,鸦片战争前为数十万英镑,战后增至二百多万英镑,但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以后开始下降,到咸丰四年(1854年)为一百万英镑多一点,仅略超过战前的水平。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鸦片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英贸易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力相当顽强
C.咸丰比道光更加反对中英贸易
D.英国工业革命扩展到了大清国
20.
下表是根据《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对1893-1899年农产品出口量进行的统计(单位:担)。该表反映了
年份
棉花
豆类
油类
烟叶
1893年
94154
1967272
152069
110513
1895年
110621
176556
292585
112014
1897年
116609
2046662
349972
141877
1899年
148100
2801536
268280
173987
 
A.中国农业快速发展
B.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1.
据一位日本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产品下降幅度约有四分之三,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这反映了
A.一战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
C.中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D.工业经济逐步占据主导
22.
1887年,广州市场上每包印度棉纱价格为57两白银,而每包中国本土手工纺纱价格则高达87两白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洋货涌入不利于中国自然经济发展
23.
钱乘旦评价某一件事时说: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这一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24.
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其中反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轨迹的是
A.②B.④C.③D.⑤
25.
(题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高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高潮”都得益于
A.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
B.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C.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地位高
D.商品经济发展和自然经济的解体
26.
列宁通过新经济政策所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路,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时期,它对于一切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这一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
A.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前提
B.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近代化
C.为落后国家走向近代化提供经验
D.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