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682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0/10/14

1.单选题(共12题)

1.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2.
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是
A.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
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 个体分工
B. 社会制度
C. 生产能力
D. 劳动力短缺
4.
下图是宋代的一家针铺,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该材料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C.宋代已经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一体的经营方式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5.
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沿岸出现了许多山陕会馆。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会馆是政府设立的管理商业贸易的税务场所
B.会馆的出现是各地政府重视商业贸易的表现
C.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贾交际聚会的重要场所
D.会馆是政府设立的处理商人与政府关系的机构
6.
清朝前期,福建泉州、漳州生产丝绸,所需原料购于江南,载往镇江染色后运回织绸。这反映当时()
①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②区域分工明确  
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④生产社会化明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
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州治、县冶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8.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这段话反映了陈亮
A.重视商业的作用
B.提倡重农抑商
C.重视农业的作用
D.提倡农商并重
9.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
A.重农抑商政策
B.资本主义萌芽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君主专制制度
10.
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
11.
老师介绍下边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代。请问何人的说法较为正确:
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
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
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
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12.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选项属于干支纪年的是  (  )
A.《琶琶行》“元和十年”
B.《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C.《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D.《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2.选择题(共6题)

13.青春期身体生长发育快,所以在青春期要加强(  )
14.青春期身体生长发育快,所以在青春期要加强(  )
15.

下图是某种自然资源(阴影部分)的全球分布示意图。该自然资源是(    )

16.

下图是某种自然资源(阴影部分)的全球分布示意图。该自然资源是(    )

17.

下图是某种自然资源(阴影部分)的全球分布示意图。该自然资源是(    )

18.下列不属于生物特征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