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成为世界性大国的道路布满艰辛。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读了15世纪以来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
材料一:15世纪,欧洲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
(1)依据材料一,指出葡萄牙和西班牙远洋航行的影响。
材料二:英国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7—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7—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发展领头羊的原因。
材料三: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3)列举一项体现德国“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的发明创造。
材料四:150多年前,在四艘美国黑船的胁迫下,长期闭关锁国的岛国日本选择了不战而开国。外部压力成为国家内部变革的动力,在“求知识于世界”的纲领指导下,日本派出由政府高官组成的岩仓使节团到欧美各国考察。
(4)材料三中,日本的“内部变革”指哪一事件?举出最能体现这次“内部变革”性质的内容?
(5)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可以从这些大国崛起中获得什么重要启示?
材料一:15世纪,欧洲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
(1)依据材料一,指出葡萄牙和西班牙远洋航行的影响。
材料二:英国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7—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7—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发展领头羊的原因。
材料三: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3)列举一项体现德国“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的发明创造。
材料四:150多年前,在四艘美国黑船的胁迫下,长期闭关锁国的岛国日本选择了不战而开国。外部压力成为国家内部变革的动力,在“求知识于世界”的纲领指导下,日本派出由政府高官组成的岩仓使节团到欧美各国考察。
(4)材料三中,日本的“内部变革”指哪一事件?举出最能体现这次“内部变革”性质的内容?
(5)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可以从这些大国崛起中获得什么重要启示?
2.
2O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世界历史风云突变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以前的几年是充满希望的几年,欧洲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相反,1929年以后的几年充满了忧虑和失望,危机一个接一个,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写出,欧洲通过建立什么新秩序“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充满了忧虑和失望”主要是因为哪一事件的打击?
材料二
1913-1937年苏联(俄国)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统计表

——录自《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
(2)依据材料二写出,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两次重大变化?
材料三: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3)材料三认为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什么?“试验性疗法”其中心措施是什么?美国这种“试验性疗法”与材料二中苏联的做法有何相似之处?
(4)纵观美苏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材料一:“1929年以前的几年是充满希望的几年,欧洲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相反,1929年以后的几年充满了忧虑和失望,危机一个接一个,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写出,欧洲通过建立什么新秩序“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充满了忧虑和失望”主要是因为哪一事件的打击?
材料二
1913-1937年苏联(俄国)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统计表

——录自《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
(2)依据材料二写出,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两次重大变化?
材料三: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3)材料三认为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什么?“试验性疗法”其中心措施是什么?美国这种“试验性疗法”与材料二中苏联的做法有何相似之处?
(4)纵观美苏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14题)
6.
文献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选项出自《独立宣言》这一文献的是
A.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行使 |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D.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
7.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关于这次战争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②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同盟国集团作战
③著名战役有凡尔登战役
④1918年德国投降,标志着大战的结束
①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②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同盟国集团作战
③著名战役有凡尔登战役
④1918年德国投降,标志着大战的结束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8.
华盛顿和拿破仑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们对世界发展所做的相同贡献是( )
A.实行总统制,开创民主政治先河 |
B.扫除资本主义障碍,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
C.废除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
D.打击封建势力,确立资本主义立法规范 |
11.
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主要论述了下列哪一史实的影响
A.文艺复兴 |
B.新航路的开辟 |
C.法国启蒙运动 |
D.法国大革命 |
13.
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1942年1月,美、苏、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该文件的签署标志着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
B.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
C.联合国的成立 |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
14.
1938年,某国外交部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某国”是指( )
A.波兰 | B.西班牙 | C.埃塞俄比亚 | D.捷克斯洛伐克 |
15.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其原因有( )
①美国的扶持
②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③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
④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①美国的扶持
②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③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
④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