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其中进行了环球航行的是谁?
(2)图二名称是什么?这部法典的地位如何?
(3)图三人物是东西方友好交流的使者,记述他东方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是什么?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其中进行了环球航行的是谁?
(2)图二名称是什么?这部法典的地位如何?
(3)图三人物是东西方友好交流的使者,记述他东方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的出现,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某校九年级的同学开展了“革命与科技对美国的影响”的主题讨论。
回顾美国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1775年4月19日,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划破了纯净的天空,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材料中所述的“美利坚与母邦兵戎相见”开始出现的地点在哪里?“母邦”是指哪个国家?
(2)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面临南北分裂的危险,后来是通过什么战争避免了分裂维护了统一?这场战争后废除了什么制度?
(3)美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都有许多的发明创造,请各举一例.
美国的出现,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某校九年级的同学开展了“革命与科技对美国的影响”的主题讨论。
回顾美国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1775年4月19日,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划破了纯净的天空,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材料中所述的“美利坚与母邦兵戎相见”开始出现的地点在哪里?“母邦”是指哪个国家?
(2)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面临南北分裂的危险,后来是通过什么战争避免了分裂维护了统一?这场战争后废除了什么制度?
(3)美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都有许多的发明创造,请各举一例.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至19世纪,曾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那场革命,使我们习惯了借助电灯照明,使用电话与人交流。
材料三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从此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
(2)材料二中提到的“那场革命”使人类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从此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哪些国家走在发展的前面?
(3)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社会生产的发展?
材料一18至19世纪,曾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那场革命,使我们习惯了借助电灯照明,使用电话与人交流。
材料三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从此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
(2)材料二中提到的“那场革命”使人类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从此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哪些国家走在发展的前面?
(3)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社会生产的发展?
4.
历史小短文
请依据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晰)(提示:内容应包括事件事件,地点,主要国家,性质等)
请依据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晰)(提示:内容应包括事件事件,地点,主要国家,性质等)

2.选择题- (共24题)
8.
日本历来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在古代,日本曾经效仿隋唐进行过大化改新,通过这次改革,日本开始了()
A. 向奴隶社会的过渡
B. 向贵族世袭制的过度
C. 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D. 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A. 向奴隶社会的过渡
B. 向贵族世袭制的过度
C. 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D. 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9.
小凌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
A.古代埃及 | B.古代希腊 | C.古代罗马 | D.古代阿拉伯 |
12.
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 |
B.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
C.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D.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
13.
法国国旗从左自右的蓝、白、红三种颜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自由、平等、博爱”三位一体的政治口号的提出源于( )
A.《权利法案》 | B.《人权宣言》 | C.《拿破仑法典》 | D.《1787年宪法》 |
14.
“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从而创造了奇迹”。下列对材料中“创造了奇迹”最正确的理解是
A.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 |
B.文艺复兴使意大利独领风骚 |
C.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
D.启蒙运动造就了法国大革命 |
16.
马克思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这主要是由于( )
A. 英国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
B. 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 英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英国革命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A. 英国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
B. 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 英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英国革命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17.设直线y=t与曲线C:y=x(x﹣3)2的三个交点分别为A(a,t),B(b,t),C(c,t),且a<b<c.现给出如下结论:
①abc的取值范围是(0,4);
②a2+b2+c2为定值;③a+b+c=6
其中正确结论的为{#blank#}1{#/blank#}
18.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小明同学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历史影响时,列出了以下四点内容,其中唯一的相同点是()
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 B.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
C.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 D.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 |
19.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建立了现代大工厂制度》 |
B.《英国人富尔顿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取得新突破》 |
C.《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
D.《工业革命是从珍妮纺纱机的使用开始的》 |
21.
马克思在揭露欧洲资产阶级进行罪恶的贩奴贸易时,指责他们“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结合下图,判断“三角贸易”中涉及的三个大洲是

①亚洲
②非洲
③欧洲
④大洋洲
⑤美洲

①亚洲
②非洲
③欧洲
④大洋洲
⑤美洲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①③④ |
22.
一百二十年前的甲午战争中,成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日本,打败了仍固守封建统治的清政府。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 B.明治维新 |
C.1861年改革 | D.百日维新 |
23.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等的使用大大减轻了人们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民的业余生活。这主要反映了第二次科技革命( )
24.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等的使用大大减轻了人们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民的业余生活。这主要反映了第二次科技革命( )
25.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表明了当时哪两个国家的矛盾最为尖锐
A.德国、法国 |
B.德国、俄国 |
C.德国、英国 |
D.英国、法国 |
27.
“爱因斯坦的革命事业,比昔日的德国路德之宗教革命,其影响发重大,这位先生把旧科学的概念,一起推翻。”爱因斯坦的突出贡献是()
A. 创立相对论 B. 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C. 提出生物进化论 D. 提出电磁感应说
A. 创立相对论 B. 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C. 提出生物进化论 D. 提出电磁感应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