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661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2

1.单选题(共13题)

1.
史学研究者对某种工具描述道:“以水力传动机械,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铸造农具,用力少而见效多。”该工具的使用:
A.促进了灌溉技术的发展
B.大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C.有利于冶炼技术的提高
D.抑制了铁制农具的推广
2.
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
A.翻车B.曲辕犁C.筒车D.耧车
3.
隋唐时期,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基本畅通,唐朝设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贸易,宋代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泉州、广州接此执行。可见,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活跃是
A.政府政策推动的结果
B.造船业发达的产物
C.重农政策松动的表现
D.丝织业兴盛的体现
4.
明朝洪武十二年规定:“农家许着绸纱绢布,商贾之家,止许着绢布。如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细纱。”这反映了当时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C.农民的生活水平已相对富足
D.棉纱纺织技术的进步
5.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英国的工业发展一枝独秀
C.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
D.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
6.
有学者对英国某一时期居民收入做统计时指出,如果把1760年的指数定为130,1800年为160,1841年为265。这一时期居民收入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君主立宪制确立
D.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7.
“哥伦布的功绩恰恰在于他打开了世界市场,而世界市场的建立则大大推进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材料认为哥伦布的功绩在于
A.加速西欧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B.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C.客观上有利于整体世界的形成
D.加速了西班牙向资本主义转型
8.
英国议会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外国商品输入英国,或英国商品输出到外国,只许用英国船装载或用输入国或输出国的船只装运,否则一律禁止输入英国。”该条例
A.促发英西战争
B.导致英法七年战争
C.遭到荷兰反对并引发冲突
D.标志着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9.
鸦片战争以后,福州官员奏称: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这一现象说明了(  )
A.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中国传统经济形态的抵抗
C.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诞生
D.创办洋务企业已初见成效
10.
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高潮。以下民族企业的创办时间不属于这一阶段的是
A.苏经缫丝厂
B.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C.无锡保兴面粉厂
D.南通大生纱厂
11.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中共历史上有类似表述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2.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农作物产量增加主要原因是:
A.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用权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13.
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