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654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
——居瑢《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着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
材料三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列举“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2)材料二,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有何不同?
(3)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请用宋代的史实加以说明。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至公元1851年,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包含了许多关于气候、星象及物候方面的叙述,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古代的历法,现在名为“农历”或“阴历",仍决定人们欢度“春节"以及“中秋”、“端午”等节日的具体日期。
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El食便很少发生。

_______摘编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性的因素。

2.单选题(共9题)

3.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C.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4.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5.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  )
年代
城镇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1620
300
1700
1850
720
2880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6.
表中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7.
春秋后期各国都先后进行了“均田分力”、“与民分货”的赋税改革。这些改革
A.实践了儒家“仁政”思想
B.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C.促进了小农生产组织形式
D.推动了铁犁牛耕技术产生
8.
《东华续录》记载了乾隆五十一年毕沅的一份奏折:“豫省连岁不登,凡有恒产之家,往往变卖糊口。近更有于青黄不接之时,将转瞬成熟麦地贱价准卖。山西等处富户,闻风赴豫,举放利债,借此准折地亩。贫民已经失业,虽遇丰稔之年,亦无凭借。”材料所述现象
A.导致租佃关系迅速发展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局面
D.迫使政府推行均田制度
9.
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10.
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当听到闽越一带有甘薯的消息后,他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随后写下了《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据此可以推知,《农政全书》
A.渗透近代科学思想
B.汇总历代农学成就
C.介绍西方农学知识
D.突破传统科技藩篱
11.
如图是元代倪瓒的作品,对此他曾解嘲道:“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这说明倪瓒
A.思想中有辩证法特点
B.这一作品属文人写意画
C.直斥社会不合理现象
D.是心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3.选择题(共4题)

12.已知y+1与x+3成正比例,且当x=5时,y=3
13.

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下列俗语中,能够说明团队精神重要性的是(    )

①百川汇海可撼天众志成城比金坚      ②一山不容二虎

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④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14.

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下列俗语中,能够说明团队精神重要性的是(    )

①百川汇海可撼天众志成城比金坚      ②一山不容二虎

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④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15.

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下列俗语中,能够说明团队精神重要性的是(    )

①百川汇海可撼天众志成城比金坚      ②一山不容二虎

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④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