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

(1)相对于图一的耕作技术,图二曲辕犁的进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中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合唱: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2)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生产方式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1)相对于图一的耕作技术,图二曲辕犁的进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中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合唱: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2)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生产方式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
瑞蚨祥是中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瑞蚨祥l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蛱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 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1985年瑞蚨祥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老字号焕发出新生机;济南瑞蚨祥绸布店1988年完成销售480万元。实现利税46万元。
请回答:
(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经营销售额在l912—1925年、1925—1949年分别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分别指出其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瑞蚨祥历经的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分别指出发展机遇出现的原因。
(4)从瑞蚨祥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材料一 瑞蚨祥l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蛱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 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1985年瑞蚨祥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老字号焕发出新生机;济南瑞蚨祥绸布店1988年完成销售480万元。实现利税46万元。
请回答:
(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经营销售额在l912—1925年、1925—1949年分别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分别指出其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瑞蚨祥历经的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分别指出发展机遇出现的原因。
(4)从瑞蚨祥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单选题- (共18题)
3.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男耕女织 |
B.刀耕火种 |
C.精耕细作 |
D.自给自足 |
4.
下列对自然经济描述正确的是 ( )
①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 ②男耕女织是其鲜明的写照
③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
④其特点有生产规模小、经济单位分散、生产技术守旧等
①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 ②男耕女织是其鲜明的写照
③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
④其特点有生产规模小、经济单位分散、生产技术守旧等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5.
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如下图),并由此派生出从“桑”、从“糸”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商代


A.种桑养蚕现象开始出现 |
B.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
C.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 |
D.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
7.
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 |
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 |
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 |
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
8.
对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经济状况描述错误的是 ( )
A.自然经济在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仍占统治地位 |
B.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C.伴随商品经济发展棉纺织业得到开发 |
D.外国资本入侵促进了中国丝、茶生产的发展 |
9.
近期电视剧《大唐荣耀》热播,假如让你担任这部电视剧的历史顾问,你认为以下情节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项是 ( )
A.富商凭借棉布生意一次性赚了上万两白银 |
B.长安城内大街小巷街市遍布 |
C.富商的屋内摆放着一件精美的粉彩瓷器 |
D.长安城里有很多来自大食和大秦的商人 |
10.
《中国商帮:从大历史看中国商人宿命》一文指出:“整个明朝,绝大多数时候,海商是以非法的角色活跃在海外贸易中。换句话说,他们就是走私商人,甚至以武装的方式走私,最嚣张时公然对抗政府。”导致明朝海商这种命运的主要因素是( )
A.明朝长期推行“海禁”政策 | B.走私带来的暴利的吸引 |
C.海商崇尚武力 | D.西方殖民者的扶持 |
11.
明朝后期,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
A.家族宗法观念进一步加强 | B.传统轻商的观念有所改变 |
C.读书风气日益盛行 | D.抑商政策发生转变 |
13.
(题文)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
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其中关于“规模化”是指
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其中关于“规模化”是指
A.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 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
C.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 D.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
15.
李鸿章认为:“然欲自强必先理财,而议者辄指为言利;欲自强必图振作,而议者辄斥为喜事。”李鸿章不畏成见,敢于“言利”的表现是 ( )
A.创办开平煤矿 |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C.接替崇厚办理天津机器制造局 | D.创办上海发昌机器厂 |
16.
19世纪末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 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C.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 | D.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
17.
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A.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 |
B.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 |
C.民族企业、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 |
D.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 |
18.
图片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农村产生过很大影响,其相同之处是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好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好
A.都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 |
B.都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
C.都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
D.都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公有化程度 |
19.
下列关于我国1966~1976年国民经济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经济工作机构陷于瘫痪 | B.许多政策和规章制度被废除 |
C.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 | D.国民经济十年间持续下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