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22分)材料一: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
——(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二:


材料三:苏州“东北半城皆居织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受值。”
材料四:1、“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清·雍正帝
2、清乾隆年间规定:“凡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
3、“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
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布局、商业活动、城市功能三个方面分析两个城市有了哪些变化?(6分)
(3)材料三表明,苏州丝织业出现了什么新的经济因素?(2分)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其成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6分)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
——(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二:


材料三:苏州“东北半城皆居织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受值。”
材料四:1、“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清·雍正帝
2、清乾隆年间规定:“凡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
3、“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
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布局、商业活动、城市功能三个方面分析两个城市有了哪些变化?(6分)
(3)材料三表明,苏州丝织业出现了什么新的经济因素?(2分)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其成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6分)
2.单选题- (共13题)
2.
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A.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
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
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
5.
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
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
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
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
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
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
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6.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家庭手工业代表了手工业工艺制造水平 B. 两宋以后私营手工业发展地位日益提高
C. 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D. 西方工业品倾销制约了传统手工业发展
A. 家庭手工业代表了手工业工艺制造水平 B. 两宋以后私营手工业发展地位日益提高
C. 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D. 西方工业品倾销制约了传统手工业发展
8.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在)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以下能够为这一论断提供依据的是
A. 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 B. 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
C. 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 D.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A. 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 B. 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
C. 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 D.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10.
在某班的一堂历史课上,甲同学扮演了汉朝时期的商人,并对自己的经商经历作了简单的阐述:
①我是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来到长安城,我发现城中 “夜市”比较繁华
②而且市场管理松弛,交易不受任何控制
③但居民平时买东西只能去市,甚为不便
④为了生意方便,我把我在城南居民区的住房改装成了店面,专门卖西域特产
上述甲同学的阐述中正确的是
①我是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来到长安城,我发现城中 “夜市”比较繁华
②而且市场管理松弛,交易不受任何控制
③但居民平时买东西只能去市,甚为不便
④为了生意方便,我把我在城南居民区的住房改装成了店面,专门卖西域特产
上述甲同学的阐述中正确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2.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 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 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 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A. 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 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 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13.
下列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唐以来,这一政策有所松动 |
B.在各个朝代建立之初起到了积极作用 |
C.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
D.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最终废除了这一政策 |
14.
最有力地证明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出现铁器的是( )
A.《管仲》一书里有记载 | B.在湖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曾出土一批铁农具 |
C.先人们的传说 | 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记载着铁矿山达三十多处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