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陕西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652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7/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
材料二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记载: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四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 (1分)这种经济模式有何特点?(4分)
(2)从材料二的图表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2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4分)
(3)比较材料三中不同时期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概括说明经济规模曾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为何没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4分)
(4)材料四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棉布占1/2以上。……英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和还要多的多。……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下图为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材料四: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混浊不堪。
请回答:
(1)“1500年前后”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事件影响下的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的地位,形成这一地位的根源是什么?
(3)材料三图片所示成果,分别属于哪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先后被大量开发使用的能源依次是什么?
(4)就材料四中的现象,发表你的见解。

2.单选题(共20题)

3.
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A.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4.
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 )
A.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封闭的地主庄园经济D.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
5.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指: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龙首渠 D. 成国渠
6.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A. 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B. 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C. 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D. 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
7.
某瓷器收藏家藏品有珐琅彩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生活时代不早于(  )
A.明代B.唐朝C.宋朝D.清代
8.
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列各项可以为作者提供论据的是(    )
A.偏远的农村地区开始出现草市
B.“市”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C.出现了大量工商业市镇
D.生产领域出现了新型生产关系
9.
曾经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的繁盛,也反映了当时我国著名的商帮的实力。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是当时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商帮。他们分别是:
A.苏商和晋商
B.浙商和晋商
C.徽商和晋商
D.苏商和徽商
10.
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的、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的历史人物是
A.麦哲伦
B.达·伽马
C.哥伦布
D.迪亚士
11.
三角航程持续了数百年,虽然其间充斥着血腥与罪恶,但对世界市场形成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为
A.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贸易
B.刺激了欧洲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畸形发展
C.欧洲的剩余资本得以大量输出
D.促进三大洲商品流通和国际分工体系形成
12.
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这表明:
A.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B.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危机”D.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贸易革命”
13.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中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里“全球化的开始”的真正含义是
A. 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B. 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 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14.
与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产生
③整个世界基本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
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
15.
下列哪一项发明直接推动了下图成就的发明和使用 ( )
A.电力的使用B.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
C.内燃机的发明D.柴油机的创制
16.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含义是()
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民用企业的诱导
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17.
下列几幅图片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其中最能直接诱导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是 ( )
A.B.C.D.
18.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19.
1962年至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A.中央已经彻底纠正了“左”倾的严重错误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经济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20.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B.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
21.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经历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B.中共十四大召开
C.中共十五大召开D.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22.
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种情况说明了(    )
A.民营企业的恢复与发展
B.企业自主权得到扩大
C.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3.选择题(共2题)

23.已知集合A={x|x2+x+a≤0},B={x|x2﹣x+2a﹣1<0},c={x|a≤x≤4a﹣9},且A,B,C中至少有一个不是空集,则a的取值范围是{#blank#}1{#/blank#}.
24.

下列关于未成年人行使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行使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权利

③公民自由行使权利不受任何限制

④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