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材料一:随着远洋探索的展开,跨洋的商业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海外贸易累积的财富激发欧洲人在美洲和亚洲的殖民事业,促使工业革命的开展,最终直接、间接地激发了帝国主义。在英国、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资产阶级逐步控制了本国的政治和政府。
(1)材料二中的远洋探索指的是什么事件?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的影响。
材料二: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一电、汽车和飞机一改变了世界。······20世纪前期美国通过政治领域的成功转型,扭转了大萧条对民主制度造成的不利影响,再次引领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美国“突然获得了大发展”的政治条件是什么?材料中的“成功转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很快传染到整个欧洲地区以及东南亚,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随后又波及拉美地区,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
(3)材料三的事例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面对这种趋势,我国应采取什么态度?
(1)材料二中的远洋探索指的是什么事件?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的影响。
材料二: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一电、汽车和飞机一改变了世界。······20世纪前期美国通过政治领域的成功转型,扭转了大萧条对民主制度造成的不利影响,再次引领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美国“突然获得了大发展”的政治条件是什么?材料中的“成功转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很快传染到整个欧洲地区以及东南亚,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随后又波及拉美地区,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
(3)材料三的事例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面对这种趋势,我国应采取什么态度?
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动力革命”和“运输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分别有何具体表现?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日本制定了一部以普鲁士德国的宪法为蓝本的宪法,对法制进行了改革。教育也有很大发展。历法和穿着也都改变了。一种现代银行体制逐渐形成。从英国皇家海军请来的专家为日本建立一支现代海军出谋划策, 尽管本国已建立起军火工业,但仍从国外购买现代化武器。政府鼓励建立铁路网、电报和航运线;它还与日本新出现的企业家们一起发展重工业和钢铁、造船业, 并使纺织业生产现代化。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材料三: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及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3)材料三中的他采取了什么措施挽救市场经济?他开创的市场经济的新模式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怎样的范例?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合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
——《世界近代史》
(4)据材料四,归纳促使西欧启动联合进程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联合起来以后给世界格局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 :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动力革命”和“运输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分别有何具体表现?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日本制定了一部以普鲁士德国的宪法为蓝本的宪法,对法制进行了改革。教育也有很大发展。历法和穿着也都改变了。一种现代银行体制逐渐形成。从英国皇家海军请来的专家为日本建立一支现代海军出谋划策, 尽管本国已建立起军火工业,但仍从国外购买现代化武器。政府鼓励建立铁路网、电报和航运线;它还与日本新出现的企业家们一起发展重工业和钢铁、造船业, 并使纺织业生产现代化。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材料三: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及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3)材料三中的他采取了什么措施挽救市场经济?他开创的市场经济的新模式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怎样的范例?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合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
——《世界近代史》
(4)据材料四,归纳促使西欧启动联合进程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联合起来以后给世界格局带来的影响。
2.选择题- (共13题)
3.
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做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A.雅典没有不参政的男人 | B.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利益 |
C.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 D.雅典民主政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 |
5.
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
A.但丁﹣﹣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神曲》 |
B.牛顿﹣﹣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C.伏尔泰﹣﹣近代生物学的奠基者﹣﹣《物种起源》 |
D.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 |
6.
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这里中的“革命”是指()
A.确立君主立宪制 |
B.实行了联邦制 |
C.实现了三权分立 |
D.建立了共和国 |
7.
欧美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许多代表性文献。法国的《人权宣言》与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
A.强调自由平等,保护私有财产 | B.限制君主的权利 |
C.宣告脱离殖民统治 | D.解放黑人奴隶 |
8.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扩张(如侵占大片领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它就要冒一种风险: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很可能被为它付出的巨大的代价所抵消。”以下国家的发展史与材料中的观点相符的是( )
①1799-1814年的法国 ②1933-1945年的德国
③1933-1945年的美国 ④1937-1945年的日本
①1799-1814年的法国 ②1933-1945年的德国
③1933-1945年的美国 ④1937-1945年的日本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9.
从结果上看,19世纪60年代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
A.维护了国家统一 |
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
C.维护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
D.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 |
10.
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
A.废除黑人奴隶制 | B.废除封建农奴制 |
C.维护国家统一 | D.建立世界霸权 |
11.
我们发现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个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干扰……”据此判断,“这个世界”出现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C.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 | D.世界市场形成时期 |
12.
20世纪9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大力推行新经济改革,他引用当年罗斯福总统的话来阐述自己改革的用意:“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这表明了他们两位都( )
A.没有对资本主义做任何调整 | B.只维护资产阶级私人利益 |
C.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 D.与法西斯专制实质相同 |
13.
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决议,呼吁国际社会凝聚援助阿富汗共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 B.华盛顿会议 |
C.开罗会议 | D.雅尔塔会议 |
14.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相比显著不同,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的是
A.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 B.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
C.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 D.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