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

材料三、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3)据材料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启示。
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
——史钟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材料三、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四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3)据材料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启示。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謇(1853~1926年)出身于江苏海门农家,青年时忙于科举,经过26年努力,于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370所小学、6所中学和3所高等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济贫院、女红传习所……甚至还修了700余里的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他晚年叹息:“幸哉一隅地,假息得苟全。太平在何时?今年待明年。呜呼,覆巢之下无完卵,野老洒泪江风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的事业发展之路一成一败的原因。
材料一 张謇(1853~1926年)出身于江苏海门农家,青年时忙于科举,经过26年努力,于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370所小学、6所中学和3所高等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济贫院、女红传习所……甚至还修了700余里的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他晚年叹息:“幸哉一隅地,假息得苟全。太平在何时?今年待明年。呜呼,覆巢之下无完卵,野老洒泪江风前。”
——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
材料二 亨利·福特(1863~1947年)出身于美国密歇根州农民家庭,自幼对机械兴趣浓厚,视爱迪生为偶像。16岁离家出走,到底特律追寻理想。恰逢美国19世纪末的大发展时期,经过12年努力,1891年进入爱迪生公司,并成为发电机总工程师。他逐渐认识到汽油机才是未来主要动力,辞职创办汽车公司,走大众化、重视速度和效率的路线。但此时汽车还只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福特以失败告终。1903年,第二家亨利·福特公司开业,他驾驶的福特汽车能在40秒内跑完1英里,但投资人抛弃了他,并将公司名字改成凯迪拉克。第三家福特公司,以流水线作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适应了一战后美国平民消费需求,T型车一举成功,亨利·福特由此成为美国企业家的代表,也成为“从贫民到富翁”的美国梦的代表。——根据《亨利·福特自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张謇和亨利·福特创办实业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的事业发展之路一成一败的原因。
2.简答题- (共1题)
3.
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送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材料二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1)材料一中的现象是什么历史事件产生的结果?根据材料分析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世界市场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方式。
(3)根据材料三茶丝出口变化情况,说明19世纪中期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联系所学,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动。
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送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材料二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1)材料一中的现象是什么历史事件产生的结果?根据材料分析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世界市场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方式。
(3)根据材料三茶丝出口变化情况,说明19世纪中期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联系所学,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动。
3.单选题- (共17题)
4.
《新全球史》记载,公元前6世纪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锄等成为乡村的日常用具。铁农具的使用所产生的影响不包含
A.“相地而衰征” | B.“除井田,民得买卖” |
C.“男子立田女织布” | D.“千耦其耘” 、“十千维耦” |
5.
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
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 |
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
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
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
6.
(题文)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
B.战国时代的改革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
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始终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 |
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施 |
7.
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是
A.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 |
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8.
对哥伦布及其开辟新航路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利弊得失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
A.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 |
B.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 |
C.不同文明得以交融和发展 |
D.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 |
9.
《怎样做大国》中指出:“以粗略的线条勾勒现代金融市场,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
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
B.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 |
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
D.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 |
10.
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女性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 |
B.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
C.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发展 |
D.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
11.
从整体世界的角度来看,新航路的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 |
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的海外殖民掠夺 |
C.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
D.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
12.
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 |
C.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主要作用是建设性的 |
D.殖民地国家应重视交通业的发展 |
13.
《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认为:“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l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B.圈地运动的开展 |
C.工厂的出现 | D.海外市场的扩大 |
14.
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情况表
下列选项中对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 | 1870 | 1900 |
企业总数个 | 808 | 669 |
工人总数(人) | 78000 | 27200 |
产量(吨) | 3200000 | 29500000 |
投资额(美元) | 121000000 | 590000000 |
下列选项中对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A.重工业发展速度迟滞 |
B.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所好转 |
C.私人垄断时代的到来 |
D.工厂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 |
15.
下表是1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上涨倍数。由此可以推断
国家 | 西班牙 | 英国 | 荷兰 | 法国 |
倍数 | 4.2 | 3 | 2.6 | 2.2 |
A.殖民掠夺影响国内市场 |
B.商业革命引发价格革命 |
C.经济实力决定物价水平 |
D.殖民战争导致价格动荡 |
16.
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间出现了以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集中在机器制造领域 |
B.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 |
C.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 |
D.大多在沿海开放口岸 |
17.
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
A.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
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 |
C.达到了分洋利客观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的目的 |
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 |
18.
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此时“宜昌大撤退”的作用在于
A.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
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物质力量
C.阻滞了日军对沿海地区的侵略
D.为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奠定基础
A.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
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物质力量
C.阻滞了日军对沿海地区的侵略
D.为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奠定基础
19.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唱到:“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这一变化源于
①产品分配方式发生变化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③生产经营形式的改变
④农业合作社运动向纵深发展
①产品分配方式发生变化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③生产经营形式的改变
④农业合作社运动向纵深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