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638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材料四:金宝庐舍,转瞬灰炽,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陶煦《租核.推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发生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举例说明统治阶级试图解决该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原因和结果。
2.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根据所学说明启蒙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说明启蒙运动的影响。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2.单选题(共12题)

3.
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儒学之外的其他学说被禁绝
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4.
主张通过内心的反省以“致良知”的是( )
A.孟子B.程颢、程颐C.王阳明D.朱熹
5.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
A.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
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因信称义”
C.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D.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
6.
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7.
我国古代的科技高度发达,其中在宋元时期发明的领先于世界科技成就包括
①活字印刷技术
②制造植物纤维纸的技术
③火药制造技术
④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8.
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
A.相对论B.日心说C.量子假说D.万有引力定律
9.
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有力地冲击了上帝造人学说
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开创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10.
(09年广东文基卷)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蒸汽机车B.内燃机车C.电力机车D.汽车
11.
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
B.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C.报纸、广播传媒的普及
D.电视机的成功发明
12.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和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四大
C.十二大和十五大
D.十三大和十四大
13.
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
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C.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帝制
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14.
***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思想成熟的标志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新民主主义论
C.论持久战D.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